小枫来为解答以上问题。田志祥:我如何看待历史上的4次债基净值回撤(二),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13年以来,债券市场经历了四轮较大的调整。其中第一轮发生在2013年6月-2014年1月,纯债基金指数最大回撤3.3%,下跌时间8个月,修复时间4个月。
在这轮债市调整之前,债券牛市已经走了一年多时间。2011年末,在欧债危机等因素影响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央行开始新一轮货币宽松,但因为产能过剩、国内外需求不足,银行向实体经济放贷的积极性并不高。相反,银行通过理财、同业业务等方式绕开监管,开展各类投资,其中就包含债券投资。
为打击监管套利行为,2013年3月银监会出台了著名的银行理财8号文,同时央行的货币政策开始收紧。2013年5月中旬后,资金面逐渐紧张,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走高。进入6月后,资金面进一步恶化,银行间回购利率飙升,叠加违约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最终酿成了"钱荒"事件。而6月过后,央行紧缩的态度并没有出现改善,资金面紧张的格局一直延续至2013年年底,在极度紧张的资金面的压制下,债券市场大幅调整。
第二轮发生在2016年10-12月,纯债基金指数最大回撤幅度2.7%,下跌时间2个月,修复时间12个月。
此轮债市调整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第一个因素是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化。2015年下半年-2016年上半年,央行尽管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实际是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货币市场利率固定在了极低的水平,一方面远低于2011年以来的利率水平,另一方面央行几乎完全消除了货币利率的波动性,为金融机构加杠杆套息提供了最佳的环境。随后,以2016年8月末央行召开流动性会议为起点,央行开始放大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同时提高货币市场利率中枢水平。
第二个因素是对同业加杠杆的打击。2015年下半年以来商业银行的"同业负债+委外投资"新商业模式大爆发,叠加委外投资机构的"加杠杆、加久期、降资质"、疯狂套息"买买买"投资模式,导致债券市场真实杠杆率急剧提高,期限错配极为严重。这一方面导致了债券收益率可以无视基本面的快速下行,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监管层对于债券市场的关注,2016年四季度开始打击同业加杠杆,引发债市的大幅调整。
这一轮纯债基金指数回撤后的修复时间较长,因为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全国地产市场表现火热,实体经济在地产刺激下表现较强,债市持续承受来自经济基本面的压力。
第三轮发生在2020年5-7月,纯债基金指数最大回撤幅度1.7%,下跌时间3个月,修复时间8个月。
2020年为了对抗新冠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冲击,央行进行了快速的货币宽松,一方面加大公开市场货币投放力度,另一方面实施数次降准,债券市场迎来一波"水牛"。不过随着二季度疫情得到控制,经济迅速复苏,央行保持了政策定力,未进一步下调逆回购利率。这使得过热的债市交易热情开始冷却,调整随之而来。
而经济复苏、流动性充裕也带动了新一轮股市行情,股债跷跷板效应下,"赎债基、买股基"成为当时市场多数共识,这也成为持续压制债市的重要因素之一,直到2021年初白马股暴跌,债券才重新被青睐,回归升势。
以上就是关于【田志祥:我如何看待历史上的4次债基净值回撤(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来源:中证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