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枫来为解答以上问题。国信证券私募资管业务违规遭监管重罚,年内多次因IPO保荐项目违规被警示,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7月5日,国信证券(002736.SZ)发布公告称,收到相关通知,深圳证监局决定对其采取责令改正并暂停新增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备案3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
注意到,国信证券私募资管业务中存在多种违规情况,其中还涉及资管新规整改不实、投资限额授权不审慎等问题。而据国信证券2023年财报显示,其资管业务收入是多项业务中为数不多实现正增长的。
与此同时,国信证券不仅面临着私募资管业务的挑战,还因保荐项目业绩变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违规等问题,接连遭受监管措施。尽管国信证券声称将全面推进整改,但在一季度业绩下滑的背景下,能否在短期内扭转局势,重塑市场信心,仍需拭目以待。
私募资管业务现多项违规
公告显示,经查,国信证券在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开展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产品具有通道业务特征,主动管理不足;二是资管新规整改不实,存在规模较大的资产管理计划实质仍为非净值化通道类产品。
三是个别产品为其他金融机构违规运作资金池类理财业务提供便利;四是存在产品投资限额授权不审慎、债券评级方法客观性不足、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足等问题。
上述问题违反了多项法规规定,监管部门最终决定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并暂停新增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备案3个月(为接续存量产品所投资的未到期资产而新发行的产品除外,但不得新增投资)的行政监管措施,暂停期间自2024年7月6日至10月5日。
除了公司受到行政监管措施外,部分员工也受到“波及”。其中,袁超作为国信证券时任分管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的高管,对部分违规行为负有领导责任,被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马谦、凌铃作为投资经理,其所管理的私募资管产品具有通道业务特征、主动管理不足的违规行为,因此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对于违规行为,国信证券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已对相关业务开展了全面自查,同时对所涉问题全力推进整改。
注意到,2023年度,国信证券开展的券商资产管理业务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2.86%。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本次行政监管措施对公司收入和利润的影响较小。
不过,国信证券2023年年报显示,主要是根据客户需求开发资产管理产品并提供相关服务,包括集合、单一、专项资产管理及私募股权基金管理等。其中,包含了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和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
虽然券商资产管理业务是公司资管业务一部分,但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资管业务占国信证券各项业务比例为3.06%,也就是说,券商资管业务本身算是公司资管业务中创收的核心。
此外,公司去年资产管理业务实现收入5.31亿元,同比上升45.23%。是公司除了投资与交易业务以外,其余四项业务中唯一的正向增长的业务。
同时,在国信证券年报2024年展望中,也曾对该业务板块“寄予厚望”: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将继续坚持“立足长远、聚焦投研”的战略方向,不断优化投研体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快推动资管子公司设立和公募牌照申请,全面强化业务协同
但如今在2024年下半年中,国信证券被暂停新增私募资管产品备案3个月,无疑将会对公司全年资管业务的开展和收入实现带来一定影响。
今年多次遭受监管措施
注意到,7月22日,江苏证监局发布了对无锡择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择尚科技”)及其时任董事长、董事会秘书韩玲玲的监管决定,因公司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决定对双方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择尚科技于2015年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挂牌上市,当时的首发主办券商正是国信证券。
事实上,今年5月份,国信证券也曾因为保荐项目上市“业绩变脸”,以及在督导过程中存在违规情形等事由而受到了监管处罚。
据浙江证监局披露,国信证券保荐的利尔达于2023年2月17日在北交所上市,根据利尔达4月26日披露的《2023年年度报告》,利尔达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831.71万元,上市当年即亏损,且该项目选取的上市标准含净利润标准。
因此根据有关规定,浙江证监局决定对国信证券及前述相关责任人员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同样在5月份,广东证监局披露信息显示,国信证券作为奥普特首发上市保荐机构,因在持续督导过程中存在违规情形,被广东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国信证券存在未及时督促奥普特履行募投计划变更审议及披露程序、在持续督导期间,未能勤勉尽责,未及时发现奥普特存在超募投计划发放员工薪酬的情况、也未按要求督促奥普特履行审议和披露程序;二是未纠正奥普特使用其他募集专户发放薪酬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国信证券还存在未能持续关注奥普特募集资金的存储使用情况,未及时发现奥普特使用营销中心募投资金向其他项目支付员工薪酬的问题,在发现该问题后也未要求奥普特及时整改。
因此监管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对国信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明确公司应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内部问责。
除此之外,今年年初,国信证券还因在垠艺生物IPO保荐项目中存在多项违规行为,被深交所采取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两位保荐代表人同样被出具书面警示。
另在今年4月19日,深圳证监局发布多份罚单显示,因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存在问题、纾困产品管理不足、私募子公司管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决定对国信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杜海江作为时任国信证券分管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高管,对该业务违规行为负有领导责任,同样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同时,在今年5月16日,国信证券上海东长治路证券营业部被上海证监局出具警示函,系营业部在与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开展合作过程中,存在报酬支付与新开户数量、客户资产值、佣金等直接挂钩的情形。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国信证券公司、旗下营业部以及员工在内受到的监管措施和罚单累计接近10次,分别涉及投行业务、私募资管、股票质押式回购等多个板块,内部管理问题可见一斑。
一季度业绩下滑
国信证券保荐的项目业绩变脸,自己经营指标也遇冷。财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国信证券实现营收33.62亿元,同比下降19.24%;归母净利润12.29亿元,同比下降30.51%。
注意到,国信证券业绩不佳和上市券商整体经营形势变化有直接关系。数据显示,43家上市券商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58亿元,同比下滑21.57%;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94亿元,同比下滑31.63%。其中,仅有5家券商营收、净利实现双增长,且均为中小券商。
不过国信证券2023年度就出现了主要业务板块收入下滑的情况,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73.17亿元、归母净利润64.27亿元,分别同比增加9.08%和5.57%。
其中,报告期内,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4.7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07亿元,降幅14.60%;投资收益53.2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9.45亿元,降幅26.74%。
而作为占营业总收入比重最大的项目,2023年国信证券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4.68亿元,同比下降10.03%。
综上来看,尽管国信证券在努力推进整改和合规治理,但接连不断的违规行为和业绩下滑无疑让人对其未来发展产生疑虑。在资本市场日益严苛的合规环境下,国信证券能否真正从过往的失误中汲取教训建立起更加稳健和透明的管理机制,依然值得市场关注。(本文首发,作者|赵子祥)
以上就是关于【国信证券私募资管业务违规遭监管重罚,年内多次因IPO保荐项目违规被警示】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来源:证券之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