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枫来为解答以上问题。邬传雁头顶公募光环创办私募基金,公募却早已走向去“明星化”,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记者 庞华玮 广州报道
离职一年半后,明星基金经理邬传雁官宣“公奔私”。
日前,中基协公布最新一批完成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名单,揭开了原泓德基金副总经理、基金经理邬传雁的最新去向。
公开信息显示,邬传雁于今年4月成立了名为“深圳市一诺私募”的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并出任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执行董事等多个职务,正式进入私募行业。
“公奔私”
此时距离邬传雁离开泓德基金已有一年半的时间。
据中基协公布消息,8月2日,深圳市一诺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登记。该私募成立于今年4月,注册及实缴资本均为1000万元,目前规模区间在0-5亿元,登记在册的全职员工共5人,其中3人取得基金从业资格。
公司由邬传雁、北京一若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持股80%、20%,后者的合伙人为邬传雁和黄文红。邬传雁是实控人,还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执行董事。
与邬传雁一起“奔私”的黄文红也是泓德基金的老人,两人共同参与过泓德基金的筹备工作,黄文红历任过泓德基金交易部负责人、研究部副总监、行政事务专员。
资料显示,邬传雁曾在多家险资从事投研工作并担任高管,曾任幸福人寿保险总裁助理兼投资管理中心总经理、阳光保险集团资产管理中心投资负责人、阳光财产保险的资金运用部总经理助理等职位。
2015年6月,邬传雁开始管理泓德基金产品并担任副总经理。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他参与管理专户产品。2023年2月,邬传雁因“工作安排”卸任泓德远见回报等6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同时离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
邬传雁在任期间管理的基金规模一度接近500亿元,2020年底最高达到492.24亿元,占当时泓德基金非货规模1163.63亿元的四成。即使是在邬传雁离任前,2022年底其管理规模仍超200亿元,约占泓德基金非货规模1/3。
邬传雁任公募基金经理近8年,管理过10只基金,离任前他管理着6只基金,表现总体优异。
其代表作是泓德远见回报混合,自2015年8月24日至2023年2月21日期间任职回报为163.43%,年化回报13.83%,同类排名前10%。
这一收益事后看,与A股市场趋势性行情不无关系。
此外,泓德致远、泓德臻远回报、泓德丰泽的任职回报率都在60%以上,年化回报都超过10%。
弘德丰润三年持有年化回报6.83%。
邬传雁也有表现不佳的产品,成立于2020年底的泓德卓远,年化回报为-16.58%,同类排名后5%。
邬传雁在离职前的最后一份季报中表示,大多数的认知来自于经验、见识、成长经历、惯性思维,不同的人对于世界的触摸如同盲人摸象,只是获得信息世界的冰山一角,或只困于个人的“信息茧房”。我们的时间、精力和知识都非常有限,所以才需要更加聚焦。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资源去捕捉一半的概率会出错的东西,不如把目光聚焦在更加容易做出大概率判断的事情上。
去“明星化”的公募
邬传雁曾一人管理一家基金公司1/3的管理规模。
邬传雁卸任半年内(2023年初至2023年上半年底),其曾管理的6只基金份额净赎回高达27%。这期间,被赎回比例最高的是泓德丰润三年持有,被净赎回近一半份额,达49%。
此后泓德基金的非货规模由2022年底的660亿元,降至目前的442亿元,大约下降1/3。
公开资料显示,泓德基金基金经理目前为17人,基金经理任职平均年限为3.84年,目前新人基金经理占比较多。近一年离任基金经理和新任基金经理各2人。
事实上,在公募行业,不仅是泓德基金,不少中小基金管理人也面临着对单一明星基金经理过度依赖的情况,比如此前的蔡嵩松之于诺安基金,丘栋荣之于中庚基金,以及目前的姜诚之于中泰资管、赵诣之于泉果基金等。
不过,根据证监会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目前,摒弃明星基金经理宣传,强化“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是基金公司发展的大方向。
据记者了解,目前各基金公司在逐渐向“平台化”型投研体系发展,去“明星化”已成为行业大势所趋,基金公司近几年在逐步淡化明星基金经理宣传,转而着重宣传其背后的投资团队、研究体系、风控机制以及企业文化等。
“公奔私”潮难再现
邬传雁“奔私”并非一个独立的行业现象。
数据显示,2024年年内(2024-1-1至2024-8-7)公募基金经理离任人数为212人,创出近3年同期的新高。与之对比,2023年离任184人,2022年离任179人,2021年离任190人。
近几年公募基金经理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截至2024年8月7日,目前市场上共有公募基金经理3798人,过去3年同期分别为3512人、3120人、2679人。
一位公募基金人士认为,现在基金经理总人数创历史新高,所以正常的流动率之下,今年离任人数多也很正常。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介绍,今年离任基金经理比较多,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离任,原因是业绩不佳,这些基金经理无基可管;另一种是主动离职,因为对薪酬不满意,或者是出于发展个人事业的考虑。
“今年以来各家公司调整比较多,比如部分公司开始更加重视固收条线,以及部分公司降薪严重,都可能导致国企背景和银行系公募的人才往外资和民企背景公募流动。”一位公募基金人士说。
值得一提的是,与过去“公奔私”的趋势不同,格上理财旗下金樟投资研究员王祎表示,今年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创下近年来新高,但“公奔公”成为主流。
其认为,离职人数增加跟基金经理面临较大业绩压力和公募基金行业竞争加剧有一定关系。基金行业竞争加剧,不同基金公司之间对基金经理的考核、激励制度与团队搭建、职业发展规划存在差异,导致基金经理考虑离职跳槽。
“‘奔私’减少的原因在于私募基金的监管环境愈加严格,私募基金募集能力相比过去大幅下降,导致‘奔私’的去向大幅减少。”王祎说。
排排网财富理财师负责人孙恩祥也表示,今年基金经理离职人数较多,主因还是由于产品业绩表现不佳和公司绩效考核不达标,市场疲软整个行业竞争加剧,部分机构大幅降薪限薪以及追溯违规行为而退薪或个人原因等也是加速基金经理离职的重要因素。
“受制于整个行业今年的强监管政策,离任的基金经理选择‘公转公’较多,‘公奔私’较少,同时也出现了更多的转岗留任现象。”孙恩祥说。
以上就是关于【邬传雁头顶公募光环创办私募基金,公募却早已走向去“明星化”】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