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今日更新 >

兴银基金收监管警示函,因何而起

导读 小枫来为解答以上问题。兴银基金收监管警示函,因何而起,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近日,因旗下基金中报披露了...

小枫来为解答以上问题。兴银基金收监管警示函,因何而起,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近日,因旗下基金中报披露了管理人及其高级管理人员被监管处罚的内容,千亿公募兴银基金被一条网传消息推上了业内热门话题。

  据传,被处罚的高管疑似兴银基金副总经理洪木妹,原因是逆回购买入监管严禁投资的低评级AA债券。

  不过,兴银基金很快就网传消息向媒体进行了公开辟谣。兴银基金称,网传信息所提及产品运行正常,不存在买入低于法规规定评级债券等问题。

  据了解,兴银基金这家券商系公募过去一年靠货币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规模的激增“冲”进了千亿公募的行列,但权益类基金规模占比较低。而证监会曾在2022年发文提出,大力推进权益类基金发展,不断提高权益类基金占比。

  接下来,兴银基金还要靠固收类产品冲规模吗?

  被罚并卷入谣言

  根据兴银基金旗下基金披露的2024年中报,管理人及其高级管理人员因未严格执行公司制度,于2024年4月30日被上海证监局出具警示函。现已完成整改。

  上述公告内容已经在互联网发酵,据网传消息,被处罚的高管疑似兴银基金副总经理洪木妹,原因是逆回购买入监管严禁投资的低评级AA债券。

  根据证监会2016年推出的《货币市场基金监督管理办法》,货币基金不得投资信用等级在AA+以下的债券与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兴银基金旗下的货币基金在基金招募说明书中也有注明此规定。

  业内人士认为,监管此举是防止货币基金为了短期冲击业绩和规模去做风险偏高的“信用下沉”。

  另据网传消息,兴银基金董事长吴若曼自去年上任之后,曾在去年末有提升货币基金规模的计划。

  不过,上述网传消息已被兴银基金官方人士公开向媒体辟谣:“网传信息使用夸张失真的表述引流,扭曲夸大、与事实严重不符,对我司的商业信誉和正常运营造成了严重影响。信息所提及产品运行正常,不存在买入低于法规规定评级债券等问题。我司将保留进一步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依靠固收类投资

  公开资料显示,兴银基金成立于2013年10月,是一家券商系公募,公司大股东是华福证券(持股76%)。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旗下公募管理规模为1284.86亿元。

  虽然大股东是券商背景,但从基金规模占比的类型来看,兴银基金是一家偏固收类投资的基金公司,旗下债券型基金最新规模为668.89亿元,货币基金最新规模为572.71亿元。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基金合计规模占总规模比已经超过95%。主动股票型基金规模不足1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不足40亿元。

  而正是靠固收类产品,兴银基金才在近几年迅速“冲”进了千亿公募的行列。

  数据显示,2023年三季度末,兴银基金旗下货币基金规模仅257.85亿元,但2023年四季度末时,货币基金规模已经达到613.8亿元。其中,规模增长最快的是兴银现金增利货币,彼时环比增长超90%,目前也是公司旗下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最新规模为395.4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同年5月,兴银基金迎来了新任董事长吴若曼。兴银基金副总经理洪木妹从2023年8月至9月陆续开始管理包括兴银现金增利货币在内的多只货币基金,此后其管理的货币基金规模得到大幅增长。

  未来面临挑战

  目前,兴银基金总经理一职暂时空缺,由现任董事长吴若曼代任,前总经理赵建兴因工作调动于今年7月22日离任。

  对于过去一年多刚完成高管更替的兴银基金而言,接下来还要面临严峻的市场考验,比如,其比较依赖的固收类投资产品,随着当前利率的持续下行,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不再稳居2%,债市被“过热”的资金涌入也存在风险隐患,同时还有震荡加剧、投资难度加深的权益类市场。

  就基金中报披露的监管处罚对象是谁,公司为何靠固收类产品发展,权益类产品未来如何发展等问题,《》记者向兴银基金官方邮箱发送了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暂未有回应。

以上就是关于【兴银基金收监管警示函,因何而起】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来源:国际金融报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