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动态 >

ABS规模自高点下降2万亿,消费金融ABS崛起,机构配置需求不减

导读 财联社6月7日讯(编辑 杨斌)尽管ABS市场继续萎缩,但涉房类ABS发行退潮的同时,消费金融类ABS崛起。在大多数ABS今年发行规模同比下降的背

财联社6月7日讯(编辑 杨斌)尽管ABS市场继续萎缩,但涉房类ABS发行退潮的同时,消费金融类ABS崛起。在大多数ABS今年发行规模同比下降的背景下,前5个月银行/互联网消费贷款类ABS的发行495亿元,同比增长11%。业内认为,消费金融ABS、小微企业贷款ABS以及公募REITs等受到政策大力支持,发行增量可期。二级市场方面,ABS成交额较小,但机构对ABS的配置需求始终存在,投资机会依资金属性而定。

存量ABS市场继续萎缩,消费金融ABS发行崛起

2024年以来,存量ABS市场的规模继续萎缩。财联社据Wind数据统计,ABS市场(包括信贷ABS、企业ABS、ABN和公募REITs)的最新规模为31043亿元,较年初又下降了3330亿元。自2021年高点算起,ABS市场规模已下降了2万亿。

图:存量ABS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Wind数据,财联社整理)

存量规模萎缩的背后,是ABS一级市场的冷清。今年前五个月,信贷ABS、企业ABS、ABN分别发行了1000亿、3413亿、1247亿元,同比变化为-24%、-18%、9%。

具体来看,今年发行规模居前的ABS类型为融资租赁债券(企业类ABS、ABN)992亿元、企业应收账款(企业类ABS、ABN)709亿元、银行/互联网消费贷款(信贷ABS、企业类ABS、ABN)522亿元、个人汽车贷款(信贷ABS)495亿元。

涉房类ABS包括房企供应链ABS、购房尾款ABS、CMBS等发行占比持续下降。某资深ABS人士向财联社表示,在头部房企仍存负面舆情的背景下,涉房类ABS发行难主要还是与房企融资环境尚未恢复有关。此外,房企自身发行ABS意愿不高,更愿意申请经营性物业贷款来提前偿还CMBS等。

今年以来,消费金融类ABS发行崛起,前5个月银行/互联网消费贷款类ABS的发行规模同比增长11%。华泰证券固收首席张继强分析,2024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将“资立证券化业务”纳入专项业务,政策积极信号助推消金企业ABS和消金ABN重新放量。

上述ABS资深人士预计,2024年ABS一级发行仍将低迷,但资产类型的结构化调整明显,受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好的ABS类型将成为发行主力。车贷ABS、非地产供应链ABS和融资租赁ABS等政策环境稳定,消费金融ABS、小微企业贷款ABS以及公募REITs则受到大力支持,资质较好的主体发行增量可期。

6月3日,首单住房租赁持有型不动产ABS已取得上交所无异议函,成为资本市场在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投融资良性循环方面的又一实践。

成交低迷非配置意愿不足,投资机会依资金属性而定

一级市场冷清的同时,ABS二级市场成交也同样低迷。Wind数据显示,5月信贷ABS、企业ABS、ABN分别成交了99.86亿元、503.15亿元、300.49亿元,成交额占存量余额比分别为1.66%、2.49%、6.20%。相较之下,5月公司债成交额占存量余额比为10%。

5月,沪深交易所ABS市场累计成交了2069笔,另有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表示,目前ABS市场每日的成交大概在六、七十笔。

不过,在上述ABS资深人士看来,成交下降有部分原因是一级市场供给下降所致,“并不是机构对ABS的配置意愿不足。”

在收益率层面,5月受无风险利率下行影响,ABS到期收益率整体走低。信贷ABS方面,根据Wind数据,截至5月31日,1年期和3年期AAA级RMBS到期收益率分别下降至2.13%和 2.32%,1年期和3年期AAA级个人消费贷ABS到期收益率分别下降至2.22%和2.36%。企业ABS方面,1年期和3年期AAA级企业ABS到期收益率分别下降至2.26%和 2.47%,1年期和3年期AA+级企业ABS 到期收益率分别下降至2.41%和 2.71%。

上述ABS资深人士表示,资金面宽裕,信用债市场的“资产荒”也早已传导到了ABS市场,机构对ABS存在配置需求。资本新规后,银行自营持有ABS的风险权重整体降低,保险资金在非标压缩、负债端成本下降的背景下可能也会加大对ABS的投资。

中金固收团队认为,ABS市场短期内难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从而难以提供较高的流动性。但反过来也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前的利差,对流动性要求不高的投资者仍可获取利差收益,市场阶段性反弹的时候是不错的配置时点。

不过,对于具体哪一类ABS产品更具配置价值,上述ABS资深人士认为,要据资金属性而定。对于大体量、风险偏好较低的资金,各类主流ABS都可以配置。而对于收益诉求较高的资金,可投资夹层档、次级档和新兴资产。

中金固收团队建议有收益要求的投资者也可及时跟踪不同发行诉求下的创新产品,优化内部投资流程,在投资者不拥挤的时候尽早介入获取更高的另类信用溢价。

来源:财联社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