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动态 >

监管最新披露券商2023年业务细分数据,17项指标值得关注,自营稳居第一大收入来源

导读 财联社6月14日讯(记者 林坚)记者获悉,券商2023年经营业绩各项细分指标数据已经出炉,在业内公示。相较于此前中证协官网披露的未经审计...

财联社6月14日讯(记者 林坚)记者获悉,券商2023年经营业绩各项细分指标数据已经出炉,在业内公示。相较于此前中证协官网披露的未经审计的行业整体数据,最新披露的数据指标更细,且来自券商直接递表整合。这一数据的披露也是常规动作,每年都有,主要通过行业收入的平均数以及中位数来反映行业的经营情况,供券商以及分类评价参考。

具体来看,有17项指标值得关注。

信息系统投入实现430亿元,中位数1.69亿元
证券经纪业务收入1113亿元,中位数4.34亿元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含交易单元席位租赁)985亿元,中位数4.16亿元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177亿元,中位数0.71亿元
代理销售金融产品收入128亿元,中位数 0.27 亿元
投资银行业务收入542亿元,中位数 1.57 亿元
承销与保荐业务收入480亿元,中位数 1.31 亿元
股票主承销承销保荐佣金收入251亿元,中位数 0.45 亿元
债券主承销承销保荐佣金收入213亿元,中位数 0.85 亿元
财务顾问业务收入62亿元,中位数 0.32 亿元
投资咨询业务收入51亿元,中位数 0.22 亿元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196亿元,中位数 0.63 亿元
基于柜台与机构客户对手方交易业务收入52亿元,中位数5007万元
融资类业务利息收入1114亿元,中位数 3.84 亿元
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992亿元,中位数 3.79 亿元
证券投资收入1214亿元,中位数 3.7亿元
股权投资收入207亿元,中位数 0.9亿元

根据中位数来看,整体行业“马太效应”比较突出,主要还是头部券商占据大部分。在上述指标中,部分指标值得关注,一方面2023年基于柜台与机构客户对手方交易业务收入行业合计52.3亿元(较2021年-53%)。可能是由于市场竞争加剧,报价有所降低,且市场波动降低,衍生品交易策略集中,基差收敛,该指标会扣除对冲成本,衍生品业务净收入有所下移。

二是信息系统行业投入430亿元(较2021年+27%),IT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从6.8%提升至10.8%,市场低景气度并未阻碍券商发力布局金融科技业务。

此外,在投行业务收入结构上,股票主承收入251亿元(较2021年-22%),债券主承收入213亿元(较2021年-9.0%),总体符合预期,属于承压状态。

聚焦零售财富端,经纪业务上,代销金融产品业务收入127亿元(较2021年-33%),占经纪业务收入的比重11.5%(较2021年减少1.0pct)。

从大的数据来看,证券行业2023年稳健增长,根据《证券公司2023年度经营情况分析》,2023年,证券行业经营情况整体稳定,资本实力稳步增强,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059.02亿元,同比增长2.77%;净利润1378.33亿元,同比下降3.14%;净资产收益率4.8%,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

其中,证券行业锚定“一流投行”目标,在资本实力、风控能力、业务模式、服务质量等方面努力提升。从业务结构上看,2023年,自营业务、经纪业务、投行业务、利息净收入、资管业务等业务收入分别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9.99%、27.78%、13.42%、13.09%、5.54%,业务结构保持稳定。自营业务自2019年后再度超越证券经纪业务,成为券商第一大收入来源。

中金研究提到,当前市场情绪处偏低位水平,券商板块估值再次调整至左侧位置;我们认为资本市场政策具顺周期属性,伴随后续财政发力、市场信心恢复,板块或表现出更大业绩及估值弹性。

东吴非银称,2024年以来政策频出,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证券行业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受益较多。行业主营业务受益于政策催化,2024年业绩有望得到明显提升,盈利能力得到提高带动行业估值上行。

来源:财联社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