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动态 >

“八条措施”将如何改变科创板?最新解读来了

导读 财联社6月20日讯(记者 林坚)6月19日,证监会提出《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之后,朋友圈刷屏,讨论...

财联社6月20日讯(记者 林坚)6月19日,证监会提出《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之后,朋友圈刷屏,讨论八条措施带来的影响。监管对科创板深化改革的最新动作,有哪些关注点?财联社记者为此进行了多方调研采访,其中之一就是科创板上市公司股债融资制度的最新改革。

八条措施整体来看,所涉广、聚焦细,提出了强化“硬科技”定位、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优化股债融资制度、支持并购重组、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完善交易机制、加强全链条监管和营造良好市场生态八条举措,推动科创板市场高质量发展。其中,围绕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本次科创板上市公司股债融资制度改革主要包含四个主要内容:

一是建立健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硬科技”企业股债融资、并购重组“绿色通道”。
二是严格再融资审核把关,提高科创企业再融资审核效率。
三是探索建立“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支持再融资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投入。
四是推动再融资储架发行试点案例率先在科创板落地。

为何受关注,细究来看主要体现在再融资对优质科创企业的发展有着助力作用,过往可溯,不少科创企业通过再融资对产能、技术攻关提供了资金支持。不难发现,再融资有助于科创板上市公司获得更多资金支持,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在本次制度改革中,得到了积极回应与解决。

例如“绿色通道”的建立,体现了科创板坚守“硬科技”定位,让制度改革“试验田”作用和服务科技创新的成效持续发挥;再比如严格再融资审核把关,提高审核效率,这既强调监管,也强调效率,突出了制度的包容性;如探索建立“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促进科创企业聚焦主业、加大研发、实现高质量发展;再融资储架发行模式带有“频次高、金额少”的特征,和新质生产力需求相适应,减少因募集资金多导致的资金闲置问题,也兼顾了对二级市场的压力考虑。

可以展望的是,八条措施既积极回应市场关切,也为下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积累经验、创造条件。据记者多方了解,本次八条措施所涉及的细节规则正在制定和推动,将逐步落地。目前来看,“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在科创板试点调整适用新股定价高价剔除比例”已经落地,科创板新股定价将试点统一执行3%的最高报价剔除比例。

证监会称,将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稳步推进深化科创板改革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动态评估优化相关制度规则,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后,再平稳有序推向其他市场板块,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功能。

银河证券策略首席杨超表示,随着政策的不断深化,资本市场的结构也将得到优化。例如,支持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将促进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这些企业往往具有高成长性,能够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和增长点。

看点一:“绿色通道”使资金流向更明确

八条措施提到,建立健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硬科技”企业股债融资、并购重组“绿色通道”,这也意味着资本市场将为这些企业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融资渠道和并购重组机会。

记者留意到,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4年陆家嘴论坛所提资本市场相关业务中多次提到并购重组,这也是本次关注的一个大方向。他提到,证监会支持上市公司运用各种资本市场工具增强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要发挥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助力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横向、纵向整合协同。

采访来看,“绿色通道”建立有助于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以持续进行研发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使得资金更倾向于流向那些具有高成长潜力和创新能力的“硬科技”企业。

看点二:支持再融资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投入

科创板自设立以来,就着力提升对科技创新的制度包容性和适配性,目前科创板已上市公司572家,再融资募集资金1579亿元,扩大了资本市场对“硬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也表明科创板已经成为科技创新型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

高研发投入是科创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为进一步鼓励科创板上市公司加大研发投入,证监会和上交所将充分考虑科技企业研发特点,进一步细化《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18号》关于“轻资产、高研发投入”公司募集资金用于研发的具体适用标准,促进科创企业聚焦主业、加大研发、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数据来看,在过去的几年中,科创板公司已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加大创新要素投入力度,这是一个客观趋势也是现象。数据显示,2023年科创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为12%,自开板以来,平均研发强度均保持在10%以上的高位,83家公司研发强度连续三年超过20%。

看点三:推动再融资储架发行试点案例率先在科创板落地

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该如何理解?为此,财联社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具体来看,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通过“一次注册、分次发行”,有利于更好地引导上市公司理性融资,提高融资效率,降低单次再融资股份发行对二级市场的影响,体现了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规范和引导,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把钱用到该用之处,用在刀刃上。从实际情况来看,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科技研发,不一定一次投入大额资金,但需要根据研发情况持续投入、细水长流。这与储架发行制度较为契合。同时,科创板投资者适当性规则要求较高,这也为在科创板先行先试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看点四:再融资过程强监管做保障

不难发现,坚守“硬科技”定位,强化募集资金使用监管,这是再融资制度健康运转的保障也是必要项。规范使用募集资金、持续提升科创成色是科创板“硬科技”定位的重要体现。

一方面,科创板持续引导公司推进募投项目建设、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加大监管问询、违规惩戒力度。截至2023年底募集资金整体使用进度达60%,用于研发升级、产能扩建。

另一方面,科创板紧盯科创属性变化,引导公司聚焦科创领域、深耕主营主业。重点关注核心技术人员离职、专利诉讼、研发项目进展缓慢、研发投入大幅变动等情形,对可能影响公司核心技术及竞争力的,及时采取监管措施。同时,督促公司在对外投资、并购重组中坚守科创定位,引导公司围绕主业成长进行合规审慎决策,防范“有钱任性、盲目扩张”。

不仅如此,证监会也压实“看门人”责任,督促中介机构归位尽责,科创板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导向,坚持事中引导督促、事后严肃惩戒,持续推动中介机构归位尽责。今年以来,关于再融资有关的罚单也不在少数。尤其是事后问责方面,针对中介机构履职尽责不到位,科创板自律监管的惩戒力度明显加大,严肃传递监管态度。

来源:财联社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