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动态 >

上海养老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出炉!具身智能+机器人获点名 银发经济迈入AI时代

导读 《科创板日报》7月11日讯 具身智能机器人,与银发经济的交集正在逐渐扩大。今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推进养老科技创新发展...

《科创板日报》7月11日讯 具身智能机器人,与银发经济的交集正在逐渐扩大。

今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推进养老科技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简称《方案》)。目标到2027年,初步建成养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为构建“无处不在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本市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高水平、多层次、个性化养老需求提供科技支撑。

《方案》提到,要加强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和服务平台建设。其中提到人工智能技术,要研发用于语音、人脸、情感、动作识别和环境感知的人工智能模型与算法,研发具身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养老科技产品自主感知、自主学习、自主决策、自主执行等能力。

▌养老、机器人加速融合

《科创板日报》注意到,在重点产品开发方面,《方案》划分出“生活辅助”“健康服务”“康复辅助”等六个类别,其中“机器人”字样则是被多次提及,包括但不限于“康复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护理机器人”“陪伴机器人”等。

而在此次《方案》之前,已有多方开展将具身智能机器人与银发经济相融合的尝试推进:

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其中强调,拓展智能机器人在清洁、娱乐休闲、养老助残护理、教育培训等方面功能,探索开发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
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其中指出要强化老年用品创新,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大力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
今年2月,经济日报第三版文章指出,以银发经济为主线,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康复器具、智慧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前瞻谋划数字适老化等战略性项目与工程,开展专项行动,大力发展医疗护理、智能护理机器人、医疗器械等产业,开启银发经济产业领域新变革。

实际上,养老机器人本身作为一种AI应用端落地方案一直以来颇受关注。

在日前举行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展示的“光华一号”,即是一款养老机器人。该款机器人在“搀扶老人”等动作方面拥有较大提升,且能够读懂人的表情,并生成相应的情感回应。

据悉,该款机器人计划在四川、河南、江苏、浙江等地开展测试,并于2025年尝试开展小量产业化推广。

另一方面,近期获批的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也表示将围绕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需求打造国内首创人形机器人研究基地。

此次《方案》也提到,要促进创新产品应用示范和推广,加快全屋适老化智能改造场景落地,促进智能养老科技产品示范应用和智能终端平台互联互通。加快智慧养老院建设,推进养老服务机构使用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养老科技产品。

▌智慧养老前景广阔

根据国家统计局于1月17日公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人口总数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从上年末的2.8亿增加到3亿,占全国人口的21.1%,老龄化趋势持续。而最近一项发表在国家一级人口学核心期刊《人口研究》上的论文指出,中国百岁老人已达11.9万,居世界之最。

中银证券2月研报指出,在政策驱动下,智慧养老市场增量空间有待释放,发展前景广阔。

以具身智能机器人为例,东亚前海证券去年研报指出,养老护理人员存在较大缺口,养老机器人作为养老护理人员的辅助,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理论而言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根据最新数据,2023年我国失能(失智)老人占比约为1/5,总数5000万人左右,而我国目前已统计的长期护理服务人员仅约为563万人,缺口巨大。

整体而言,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养老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根据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联盟测算,2017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约为2.2万亿元,2020年增至4.2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8%,2023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约为6万亿元。

中银证券表示,移动互联网、数字化、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都在驱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政策带动下,行业需求有望兑现。

此次《方案》也指出,要强化金融支持。鼓励银行出台针对养老科技的专项信贷政策,开发针对养老科技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探索设立养老科技产业专项基金,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加大科技产品在养老服务机构应用推广支持力度,支持并购重组,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来源:财联社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