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动态 >

降薪不实小作文加剧证券业寒冬感,行业对降薪至少六点共识

导读 财联社8月23日讯(记者 林坚)降薪的各种消息、传闻,真真假假,不断刺激行业“神经”,甚至开始了“破圈”效应。近期频起的降薪小作文,...

财联社8月23日讯(记者 林坚)降薪的各种消息、传闻,真真假假,不断刺激行业“神经”,甚至开始了“破圈”效应。

近期频起的降薪小作文,不仅使得券商不安,还包括基金公司等更多金融机构,甚至其他行业也开始关注变化,甚至忧虑。

小作文日益成为情绪宣泄与传导的途径,不实小作文的增多,更是加深了行业的寒冬感,群体压力下,从业人员精神高度紧绷。一些薪酬调整的小作文,在传言中以偏盖全,或是将个别现象强化渲染成了全员情况。

事实上,有降薪裁员动作的金融机构数量确实有在增多,在证券业,包括投行、研究等原本薪酬水平比较高的条线,更是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综合财联社记者对行业的持续跟踪,总结了行业对降薪的至少六点共识。包括市场业绩、监管政策以及公司自身战略调整等,都对薪酬水平带来影响。

一是降本增效成为多数券商明确的工作基调。

多数券商在今年年初以及最新召开的经营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了“降本、控本、限本”的工作方针。秉持“一切成本皆可控、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加强成本费用管控,严控机构成本、人力成本和各类费用。具体到实际情况中,就出现了整体部门裁撤、降薪、降低员工福利等方式来降低运营成本。

二是不实降薪小作文变多,加剧了寒冬感。

小作文日益成为情绪宣泄与传导的途径。但是不实的小作文的增多,则加深了行业的寒冬感,群体压力下,从业人员精神高度紧绷。

为何不实的小作文居多?多种原因导致,这其中包括多数券商对降薪决策采取口头通知方式,领导与员工面谈信息的透明度有限,降薪员工的情绪化表达夸大了降薪或者裁员的力度与规模;也包括一些捕风捉影导致的不实信息,最终以讹传讹,情绪加剧放大;还包括一些自媒体账号,为了博取流量,杜撰、炮制降薪假消息,带来的影响可想而知。

事实是,各种小作文不论是无中生有的造谣,移花接木的拼凑,亦或者旧闻的炒作,每次都得以快速传播。

三是降薪是由于行业整体经营情况疲软所致,以及行业生态的底层逻辑发生了变化。

随着行业的波动,薪酬提升或下调本是应有之意,包括投行、研究等的降薪已经是大势所趋。

投行过冬已是共识。最新数据统计显示,年内新上市企业仅为54家,是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募资合计406.45亿元,同比下滑86.26%。仅22家券商有IPO项目,是去年同期48家券商的一半。不仅如此,从业人员若执业过程存在违法违规问题,可能还会面临资格罚、经济罚双罚。

卖方研究受到的降佣冲击显而易见。记者了解到,不少券商研究所已经开始出现亏损,薪资奖金发放不到位,近期也卖方人员流动的高发期,分析师通过跳槽来弥补研究所下滑带来的落差感。

此外,从行业底层的商业逻辑来看,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也就是所谓的无效内卷产生了多余的泡沫,现在也有存在去泡沫化的阶段。可以看到,无论是银行的储蓄、贷款产品,还是证券市场的投资工具,都变得越来越相似。这使得金融机构难以通过产品创新来获取高额利润,只能依靠价格竞争和服务质量来争夺市场份额。如此一来,金融机构不得不调整薪酬策略,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也可以看到,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不断颠覆传统金融模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正在替代一些高薪岗位,这也导致了金融机构薪酬压力的增加。

四是进行薪酬体系调整,而非一刀切。

薪酬体系的调整,取决于每家的实际情况。有的会延迟发放奖金,但不意味着不发,有的券商会强化KPI考核,强调的是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而非是单纯砍薪裁员。

五是不同角色、不同位置、不同体系降薪的感受不一样。

券商前台部门与中后台员工、总部与分支机构员工、高管层不同职能角色对于降薪的体感都有差别,并非统一的感受。比如部分国企券商员工薪酬并未出现明显变化。

监管层正在持续引导行业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确保薪酬水平和结构与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相匹配,避免短期激励、过度激励等不当行为。

六是券商依然是金融业择业的优先选择。

金融行业的吸引力不仅在于薪酬,还包括其提供的专业性、挑战性以及职业发展机会。券商行业内部的多样性和部分领域的增长潜力依然存在,因此,即便面临薪酬调整,券商行业依然是金融领域择业的优先选择之一。

记者曾与券商前台、中后台以及部分高管有过直面沟通,不少反馈依然是在悲观中寻求乐观。从劳动回报率的角度来看,金融业持续降薪是不现实的,毕竟金融业在经济发展中仍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会退出历史舞台。此外,金融业依然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其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极高,这是一个有门槛、有需求的行业,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曾经高薪只能是曾经,从业人员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记者留意到,这样的回答是多次沟通中听到的确定答案。

来源:财联社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