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8月23日讯(编辑 李响)近期,一张货币经纪商报价时括号备注“不做大行”(指该报价不与大行、股份行交易)的图在市场上广为流传,与此同时,备注“不做产品户”(指该报价不与四大非法人机构交易)也在特殊标签中出现,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
市场人士表示,货币经纪商报价标签的“区别对待”与近期债市交易持续“哑火”不无关系,从近期10年期国债成交数据来看,与此前高峰期单日近3000笔相比,成交量萎缩超80%。
对此,作为六大货币经纪商之一的上海国利货币经纪有限公司今日午间发布通知称,将按照相关监管规定,严格遵守匿名询报价,保密交易信息,确保市场交易的公平性和安全性。
数据来源:QB,财联社整理
对于特殊标签备注“新现象”问题,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王华明发表的文章中认为,特殊标签的不当使用带来了流动性分割、价格发现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上升和信息不对称加剧等现象。如果这种情况进一步扩大,不规范的交易行为可能被掩盖,不利于市场长期稳定发展。
据了解,市场“不做大行”的主要原因是担心被窗口指导。某券商交易员对财联社表示,有听闻货币中介那边和大行频繁交易的对手方会被查,“我们现在是不咋做了,和大行就国债期货做的多一点”。
在市场自律性收缩交易频率下,今日市场成交量仍维持较低水平,截至16时,10年期国债成交量仅300笔出头,收益率在1bp区间内窄幅震荡,反观短端利率下行幅度普遍较大,2年期和3年期国债分别下行4bp和3.5bp。
在交易商协会专访文章发表后,市场对于国债长端和短端定价方向短期或存有分歧。市场人士表示,在短端利率一般受货币政策和资金面影响,而长端更多受经济增长、通胀预期影响的指导下,叠加近期央行的操作也体现出“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控制”的痕迹,无论是期货还是现券市场,短端表现皆优于长端。监管会更加趋于精细化,严格程度也会提升,而债市“短期”的政策红线也比较明朗,变动幅度空间也较为有限,也会一定程度影响市场活跃度的钝化。
不过,对于市场“不做大行”的特殊标签在货币经纪报价时出现,王华明认为,这类报价往往伴随非最优价成交,这会导致一些潜在交易未能执行,而部分交易以非最优价格成交,会对价格发现过程造成扭曲。“这种流动性分割现象导致价格发现效率的下降和交易成本的上升,加剧信息不对称现象,长久以往不利于市场发展”,王华明表示。
业内人士指出,货币经纪商发布撮合信息通常包括标的券、交易价格、交易量、交割日等。由于种种原因,货币经纪商对产品户交易存有一定歧视,尤其在当前利率急剧压缩下,与大行交易无论在交易习惯和产品风控上都“更为得心应手”,也是业内“心照不宣的事实”,不过在特殊标签中公开化尚属少见。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在此前6月份针对货币经纪商的报价展示规则修改方案中,曾对滥用意向性报价进行规范,但规范范围主要是信用债,不影响利率债活跃券交易,而此次事件或引发监管关注,特殊标签的使用现象有望得到规范。
来源:财联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