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9月20日讯(记者 郑炳巽) 近日,在网络上逐渐发酵的一则裁员传闻,再次让荣昌生物(688331.SH)成为舆论的焦点。
正在网上流传的图片显示,关于荣昌生物裁员的说法其实不止一种。其中,有说法称公司将有两轮裁员,预计裁员比例70%,也有说法是裁员人数将近1000人,还有说法是裁员已经从今年8月开始。当然,其他裁员版本也在流传。
针对此事,《科创板日报》记者向荣昌生物董秘温庆凯求证真伪,以及裁员比例。对方回复称,“其实公司从去年即开始对公司的业务进行了梳理,并根据梳理情况进行岗位、人员优化。优化只是根据工作需要,没有硬性的比例。”
▌开启岗位与人员优化
事实上,在今年之前,荣昌生物的职工人数仍处于增加状态,2022年总数为3332人,2023年增加至3615人,增幅为8.49%。但在进入2024年后,这一情况开始改变。
截至2024年上半年,荣昌生物研发人员数量1216人,较去年同期1271人减少4.33%。今年上半年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34.77%,以此计算,公司总人数约为3497人,较2023年年底减少118人。
不过,荣昌生物今年上半年研发人员虽然在减少,但研发投入却还在增加,其中,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36亿元,同比增长14.21%,研发费用合计8.06亿元,同比增长49.18%。同时,销售费用也同比增长11.28%至3.90亿元。
荣昌生物表示,由于报告期内不断拓展在研产品管线,推进现有临床项目的开展,导致研发费用增长,同时,随着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的准入医院数量及覆盖药房数量大幅度增加,一线销售人员扩充导致销售费用增加。
受此影响,报告期内,荣昌生物实现营收7.42亿元,同比增长75.59%,归母净亏损7.80亿元,较去年期净亏损7.03亿元进一步扩大。
截至2024年上半年,荣昌生物除了泰它西普(RC18)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以及维迪西妥单抗(RC48)的HER2表达胃癌、HER2表达尿路上皮癌4个适应症在中国获批上市之外,其余合计拥有超过20个适应症处于临床研究之中,且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10条管线处于关键/III期临床。
荣昌生物在研管线(截至2024年上半年)
众多管线同步推进,快速消耗荣昌生物账上资金,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由2022年底的20.69亿元减少至2023年上半年的11.20亿元,2023年年底减少至7.27亿元,到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减少至6.73亿元。
有感于日益增长的资金压力,荣昌生物在今年3月底对外披露了一份定增预案,拟向特定对象发行最高7076.32万股股票,募集资金25.5亿元投入“新药研发项目”,具体用于包括“临床前研究及RC18、RC48、RC28、RC88、RC148及RC198等产品的临床研究”,项目投资总额约29.46亿元。
然而,今年7月底,荣昌生物针对定增预案发行了一版新的修订稿,拟募资总金额减少为19.53亿元,用途的表述也变更为用于“包括RC18、RC48、RC28、RC88、RC148及RC198等产品的临床研究”,相比于第一个版本,去除了“临床前研究”的表述,而项目投资总额同样也下调至19.53亿元。
或许,正是长期以来的入不敷出,加之定增目标的缩减,使得荣昌生物开启岗位和人员的优化工作。
这一变动,似乎也指向了高层人员。今年8月上旬,荣昌生物对外宣布,任命何如意为公司首席战略官,何如意不再担任公司首席医学官及高级管理人员,但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且为核心技术人员。
▌gMG适应症面临多方竞争
对于荣昌生物而言,近期的积极消息,或许应属于泰它西普用于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的III期临床研究,达到方案设计的临床试验主要研究终点。
荣昌生物表示,对于重症肌无力,目前尚无满意治疗措施,有效、精准、安全的靶向生物制剂成为重症肌无力药物研发的热点。而泰它西普可同时靶向BLyS和APRIL,直击致病性抗体产生的源头——B细胞及浆细胞,从而减少致病性抗体的产生,发挥治疗作用。
温庆凯向《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公司近期将会申报泰它西普重症肌无力适应症的上市。”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重症肌无力患者人数预计2025年达到114.60万,中国患者人数约为21.67万。
另据头豹研究院,2018-2023年,重症肌无力药物(MG)行业市场规模由11.25亿人民币元增长至12.33亿人民币元。预计2024-2028年,这一市场规模由12.51亿人民币元增长至13.42亿人民币元。
但是,《2022中国重症肌无力患者健康报告》显示,针对重症肌无力的治疗,预测采用激素、胆碱酯酶抑制剂及免疫制剂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0%、60%、31%,而较为昂贵的靶向药物应用比例低,预计仅在1.3-1.5%。
不仅如此,在靶向药物赛道上,泰它西普也面临不少竞争对手。
根据头豹研究院的统计,首先,2023年,阿斯利康的依库珠单抗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的难治性gMG成人患者,成为中国首个获批用于治疗gMG的补体抑制剂。其次,在原研厂商罗氏的利妥昔单抗专利到期后,截至2024年6月,已有4家企业的利妥昔单抗获批上市。
《科创板日报》记者亦发现,今年7月,再鼎医药的“艾加莫德α注射液(皮下注射)”获NMP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的成人gMG。在此之前,艾加莫德α注射液(静脉输注)先于2023年6月获批上市。
2024年上半年,静脉输注型艾加莫德α注射液实现产品收入3640万美元,再鼎医药预计产品全年收入超过8000万美元。
此外,在新药上市申请方面,泰它西普也有竞争对手。其中,和铂医药的巴托利单抗(HBM9161)已于2024年6月重新提交针对gMG的BLA,次月获得NMPA受理。和铂医药预测,巴托利单抗有望在2025年获批。
来源:财联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