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董永与七个仙子的故事,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西平古为柏子国,在我国流传久远的“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故事,就发生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在历代的《西平县志》、《重修汝宁府志》、《河南通志》等多种方志中,都可看到“仙女池在县东南十五里仙女铺迤北,徐魏庄南,相传董永遇仙女于此,故名”董永墓“在县城东十里仙女池畔”的记载,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董永与七个仙子的故事 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董永与七个仙子的故事 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
西平古为柏子国,在我国流传久远的“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故事,就发生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在历代的《西平县志》、《重修汝宁府志》、《河南通志》等多种方志中,都可看到“仙女池在县东南十五里仙女铺迤北,徐魏庄南,相传董永遇仙女于此,故名。”董永墓“在县城东十里仙女池畔”的记载。
以民间传说和方志的记载按图索骥,虽然历经岁月的沧桑,在西平县城东南5公里的仙女池依然存在。据民国二十三年《西平县志》描述,旧时的仙女池“面积九百四十亩,形成之字,地势洼下。”康熙九年的《西平县志》图志清楚的标明了仙女池和董永墓的地理位置。处是仙铺,旧时台高六尺,占地1.2亩。仙女铺东有个董永墓,村东北有个磕鞋冢,再往东五里柳堰河上有座痛哭桥,传为夫妻、母子离别痛哭之处;上蔡境内往东南依次是齐哭店、没娘寺、望娘湖,都留下了一串串与董永和七仙女在民国的行政区划中,仙女铺所在的保就叫仙侣保。虽然仙女池历经近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变迁,不见了旧时的模样,但基本轮廓如今依然可辨。仙女池是当年董永遇仙的地方,池南离儿坡是仙女升天前教儿的地方。在仙女池南一里许是仙女铺村,村西不远的地方,旧时有仙女庙一座,主要建筑包括正殿、廊坊、影壁、山门、石碑、仙女神像等,规模可观,年年香火不绝。往东50米故事相关的历史掌故。
千百年来,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在西平这块土地上产生和流传,深深地影响到这里的民风民俗。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仙女铺一带,年年有七月节庙会,青年男女们到庙会上香许愿,盛况空前。每年七月七日还有女人乞巧的习俗。西平的大铜器曲牌《七仙女》,则表现了董永与七仙女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当地老百姓办丧事经过仙女庙不得停止,以示尊敬,停则不吉。
由于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影响深远,与故事相关的仙女池畔的梳妆台旧时被列为西平的八景之一,台在仙女池岸西南,据传高丈余,阔三十二步,被冠名为“妆台野云”,留下了许多官宦士子,文人墨客的题咏词章。如清代西平县令沈棻游妆台时写道:“赠佩天边杳,支机石上分,荒台衔晚照,满眼散秋云,涧蝶销红粉,山花掩翠裙,孝思如可问,吾意一逢君。”明朝官至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都御史的西平藉人士王诰则题诗道:“荒台岑嵂拂云蒙,倒影仙池半插空。妆镜凝辉虚夜月,机丝曳练易秋风。真栖洛浦成尘度,孝感天台有路通,流水行云余几许,杳然人世隔玄宫。”
徜徉在这块产生了董永与七仙女美丽传说的土地上,仙人已逝,杳如黄鹤,而今天的黄帝正妃蚕神嫘祖故里的仙女池畔,已进入了“又是一年芳草绿”的盛世年华。如今,当地政府作出了全面抢救、修复、重建仙女池一系列文物古迹的宏伟规划,将其作为一个文化产业项目进行强力开发。计划在未来的五年内,投资3000万元,恢复仙女池原貌,修复梳妆台、仙铺、仙女庙、修葺董永墓、磕鞋冢等地面文物,建设充分展示农耕时代生活风貌的民俗文化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在仙女池畔,这里将真正实现炎黄子孙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太平盛世,成为令上天神仙羡慕的人间仙境!
2007年2月,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