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郭小川最著名的长篇叙事诗,诗词第3册第7课郭小川甘蔗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窦跃生
一、开场歌曲
保卫黄河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靳呈英豪 端起了长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靳呈英豪 端起了长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靳呈英豪
二、作家介绍
郭小川,原名郭恩大,1919年9月2日生于河北丰宁。1937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到延安马列学院文艺理论研究室学习。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任丰宁县县长、《群众日报》副总编辑。1949年后,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秘书长。出版诗集有《平原老人》(1950年)、《投入火热的斗争》(1956年)、《致青年公民》(1957年)、《月下集》(1959年)、《甘蔗林——青纱帐》(1963年)等。“文化大革命”中下放到湖北“五七”干校劳动,1976年10月18日在安阳不幸去世。后又出版《郭小川诗选》(1977年)、《谈诗》(1978年)等。《团泊洼的秋天》等晚期诗作表现出诗人不畏邪恶的高尚情操,内容深刻语言流畅。2000年《郭小川全集》出版。
三、原文讲解赏析
《甘蔗林——青纱帐》
郭小川
南方的甘蔗林哪,南方的甘蔗林!(开门见山。排比、押韵。)
你为什么这样香甜,又为什么那样严峻?(采用设问方式开头,创新。)
北方的青纱帐啊,北方的青纱帐!(上下对仗。)
你为什么那样遥远,又为什么这样亲近?(两个意象:甘蔗林、青纱帐,精心选择,别出心裁。文学的生命在于创新!)
我们的青纱帐哟,跟甘蔗林一样地布满浓阴,(两个时代。起承转合之承。)
那随风摆动的长叶啊,也一样地鸣奏嘹亮的琴音;(开创长句子模式,营造郭小川句式。)
我们的青纱帐哟,跟甘蔗林一样地脉脉情深,
那载着阳光的露珠啊,也一样地照亮大地的清晨。
肃杀的秋天毕竟过去了,繁华的夏日已经来临,(回忆。)
这香甜的甘蔗林哟,哪还有青纱帐里的艰辛!(对比。南方和北方比,甘蔗林和青纱帐比。)
时光像泉水一般涌啊,生活像海浪一般推进,
那遥远的青纱帐哟,哪曾有甘蔗林里的芳芬!
我年轻时代的战友啊,青纱帐里的亲人!
让我们到甘蔗林集合吧,重新会会昔日的风云;(起承转合之转。)
我战争中的伙伴啊,一起在北方长大的弟兄们!(青纱帐代表战争岁月。)
让我们到青纱帐去吧,喝令时间退回我们的青春。(倒叙。)
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发现:(可记得,连用,排比,增强气势。)
住在青纱帐里,高粱秸比甘蔗还要香甜;(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个大胆的判断:
无论上海或北京,都不如这高粱地更叫人留恋。
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种有趣的梦幻:
革命胜利以后,我们一道抖着白须、游遍江南;(对幸福的盼望。)
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点渺小的心愿:
到了社会主义时代,狠狠心每天抽它三支香烟。
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个坚定的信念:
即使死了化为粪土,也能叫高粱长得秆粗粒圆;(化作春泥更护花。创新,妙用。)
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次细致的计算:
只要青纱帐不倒,共产主义肯定要在下一代实现。
可记得?在分别时,我们定过这样的方案:
将来,哪里有严重的困难,我们就在哪里见面;
可记得?在胜利时,我们发过这样的誓言:
往后,生活不管甜苦,永远也不忘记昨天和明天。(植入哲理。化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年轻时代的战友啊,青纱帐里的亲人!(战争前后的对比。)
我们有的当了厂长、学者,有的作了编辑、将军,
能来甘蔗林里聚会吗?——不能又有什么要紧!
我知道,你们有能力驾驭任何险恶的风云。
我战争中的伙伴啊,一起在北方长大的弟兄们!
你们有的当了工人、教授,有的作了书记、农民,
能再回到青纱帐去吗?——生活已经全新,
我知道,你们有勇气唤回自己的战斗的青春。
南方的甘蔗林哪,南方的甘蔗林!(结构美学凸显,转折。)
你为什么这样香甜,又为什么那样严峻?(起承转合之合。扣合主题。)
北方的青纱帐啊,北方的青纱帐!
你为什么那样遥远,叉为什么这样亲近?(前后照应,写作模式。)
作品赏析:
《甘蔗林——青纱帐》写于1962年的3月至6月。由于“大跃进”的错误和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6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同时又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这对全国人民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当时有很多作家用不同的文学体裁来抒发自己对时代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态度。诗人郭小川有着自己的艺术个性,他总是从革命战士应有的人生哲学和精神状态的角度回应时代的要求,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思考。在这首诗里,他表现出了乐观向上的革命英雄主义的豪情。
1962年春天,长期在北方战斗过的诗人来到祖国东南沿海,见到一片片浓荫密布的甘蔗林。也许是因为外观上的相像,他想到了北方的青纱帐。这本是南北两种普通的植物,但被诗人赋予了美妙的诗情。他从南方的甘蔗林想到了北方的青纱帐,又从北方的青纱帐想到南方的甘蔗林。它们分别是两个时代的象征。甘蔗林“香甜”而又“严峻”,是今天幸福生活的象征,青纱帐“遥远”而又“亲近”,是昔日艰辛的革命斗争岁月的象征。
诗作以设问开篇,赋予甘蔗林、青纱帐浓厚的感情色彩,展开联想和遐思。紧接着的三节比较了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点,将诗情推进一步,深化一步,为后面回忆昔日的革命斗争生活作好了过渡。下面用八个“可记得”的排比句铺叙,把读者带到了青纱帐里的革命斗争生活,回顾了老战友们在极其艰难的环境里乐观向上的革命气质,并且以“高粱秸比甘蔗还要香甜”,北京、上海“都不如这高粱地更叫人留恋”来突出战争年代那种不畏艰难困苦、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第九节和第十节,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托物咏志,点明主题,号召战友们“唤回自己的战斗的青春”,“驾驭任何险恶的风云”。最后一节重复第一节,但给读者带来和第一节不一样的感受。第一节主要是为了引起遐思和联想,最后一节是为了加强读者对诗情的体会,同时使抒情更含蓄有味,使结构更加严谨、统一。
这首诗与《厦门风姿》等诗作探索了一种被称为“新辞赋体”的形式。这是一种郭小川式的新诗体,采取了楚辞、汉赋的铺张、排比、复沓、对偶等手法。它以长句为基本句式,长句的好处是包含的信息量大,适于写政治性较强或所谓浩浩荡荡的内容;为了长句化短,不因为句子长而失去诗的节奏感,往往用标点符号隔开,有时还加上感叹词。这首诗重视行与行、节与节之间的大致对称,每节四行,长短相近,句式和谐。在抒情方式上,铺张渲染,反复咏叹,取得了雄浑、热烈、色彩浓郁的艺术效果。
四、主题情怀
诗歌以北方、南方的空间区别表示着过去和现代的时间跨度,从南方的甘蔗林想到北方的青纱帐,也就是从和平时期推到了战争岁月,于是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过去峥嵘岁月、青春生活的追忆和怀念,更表达了在今天仍要发扬革命传统、战斗精神,以推动革命事业不断前进的豪情壮志。
五、艺术特色
1.富含哲理
通过火一样的激情,书写当时的革命激情,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强烈的时代精神。诗歌的形式新颖,思想深邃而富含哲理,在感情中闪现着真理的光芒。
2.想象丰富
甘蔗林与青纱帐这两种农作物本没有什么联系,可在他的奇妙的联想中,通过其异与同的比较,构成了两个时代的象征。诗中反复歌颂甘蔗林和青纱帐,在歌颂当代的同时也在缅怀过去的时代。
3.新辞赋体
这首诗代表着郭小川新辞赋体的艺术特色,即回环往复的艺术形式,铺张、排比、复沓、对仗的修辞手法,节奏自由而富有韵味,语言流畅而饱含感情。
六、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1960年-1962年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遇到严重的困难,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面对着复杂的国际环境,为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诗人为反映了这个严峻而风发的时代而作此诗。
七、读后感
如果说诗贵抒情,那么,《甘蔗林——青纱帐》不愧是一首感情浓烈而真挚的诗篇;如果说诗重想象,那么,《甘蔗林——青纱帐》不愧是一首让想象的羽翼尽情翱翔的诗篇;如果说,诗人对于形式美应该具有特殊的敏感,那么,《甘蔗林——青纱帐》无疑是一首在诗的形式美方面富有独创性的诗篇。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一切是如何互相作用,而又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我们知道,感情的直泻容易失之于空泛,而把感情的激流纳入整齐的诗的河床,往往又容易束缚和影响感情的表达,对于这个苦恼过不少诗人的难题,《甘蔗林——青纱帐》是如何解决的?再拿想象来说,心理学家常把想象区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甘蔗林——青纱帐》似乎又非一般的联想所能及,南方的“甘蔗林”和北方的“青纱帐”相隔不止千里,有何“接近”可言?倘要说到它们的”类似”和差异,自古以来好像也从未见有诗人提到和写过,郭小川何以能够慧眼独具、匠心独运地加以表现?
看来,这和郭小川具有战士的特殊经历有关,和他具有诗人的特殊气质(保持着饱满的诗情,时刻在寻找托物言志的对象)有关,也和他喜欢不断地在形式上进行追求和创新有关。
郭小川是河北丰宁人,青年时期参加八路军,曾在“青纱帐”里打过游击,对“青纱帐”怀有特殊的感情。尤为可贵的是,他善于用诗人的眼光观察生活,凡是足迹之所至,目光之所及,总要从中发掘出一丝半缕诗意,于是,他大胆地让“甘蔗林”和“青纱帐”携起手来,共同挺立于祖国的大地之上,奏出了这首既出人意料又感人至深的乐曲。
诗的第一节以设问开头,突出了主体,制造了悬念,其中的“南方”、“北方”,显示了空间的寥阔,“这样”、“那样”,沟通了今昔的联系,一上来就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底下,诗人就放开笔墨,用回环往复——由此及彼、亦此亦彼的艺术手法,对青纱帐和甘蔗林的多方面的联系作出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诗篇先在第二节用四个“一样”写两者的相似:无论是“青纱帐”那“随风摆动的长叶”,还是长叶上“载着阳光的露珠”,都很像“甘蔗林”。正当读者欣然同意点头,为这番“形似”的描写所吸引时,第三节偏又宕开一笔,特意点出两者的不同:“繁华的夏日”不同于“肃杀的秋天”,“香甜的甘蔗林”不同于“艰辛的青纱帐”。写过这一番相似相异之后,诗人特意存而不答,置而不论,笔墨一转,开阖自如地连用八个“可记得”,重现了“昔日的风云”和战友们的豪情,其中“捋着白须、游遍江南”等诗句,体现了诗人热情风趣的个性,使读者感到可敬亦复可亲。第九、十两节又拉回到现实,含蓄而深情地点明了诗作的主题:今天的生活虽已全新,但仍需要保持当年那种坚定的信念和充沛的干劲,这正是甘蔗林和青纱帐的“神似”之处。全诗就是这样一波三折地描写了甘蔗林和青纱帐的形似——不同——神似,给了读者深刻的感染和启发。
内容上的“一波三折”导致了诗歌形式上的“一唱三叹”。诗人运用了一种新的诗体,以后人们称之为“新赋体”。《甘蔗林——青纱帐》注意借鉴古典诗词中对偶的艺术技巧,诗的第一、三行和第二、四行大体对称(即所谓“隔句对”),这样的诗行由于中间隔了一句,读起来显得亦俪亦散,兼具回环往复和参差错综之美。《甘蔗林——青纱帐》还综合运用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句式和“啊”、“哪”、“哟”等语气词,使得诗篇脉络贯通而又顿挫分明,活泼流转而又开阖有序,极大地增强了诗作的音乐性。
归结起来,此诗给我们的启示是:生活积累是产生感情的土壤,丰富的感情是驱使想象的翅膀腾空而起的动力,而诗人刻意经营的诗的形式又给予这一切以能动的反作用,为感情和想象的活动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清晰的航线,最终成为一个表里一致、内容和形式相得益彰的艺术珍品。
八、相关阅读欣赏
1.《紫荆花林》(选自《散文选刊》)
窦跃生又见紫荆花开,紫紫地就紫透了一排排日子。紫紫地就紫彻了风的底色。紫荆林茂密着,将一串串紫男紫女的紫故事叙述成一部长篇爱情诗。紫荆花好浪漫。春天好浪漫。两个人的鸳鸯湖好浪漫。月亮与心叠印。紫荆花的芳香才刚淋染了洁白的信笺。梦的翅子断在倒春寒冷雨的钢刃。残翎纷坠。渴望那一架七彩之虹横卧成连结两岸的桥。然而,雨季拉长了汛期。遥遥。那么就守望一片紫荆花林吧。你守望成凤的化石。我守望成凰的标本。谁将这紫荆枝条编织成花篮?又见紫荆花开。何处寻觅我的相思林呢?不敢采一叶紫荆花瓣夹进日记。怕只怕那紫精灵啄疼我的记忆。然而,我还是向那片紫荆花林走去。阳光潇潇洒洒。
相关阅读欣赏
2.我与冰心面对面
我说的“冰心”,是那位真正的名字叫作“谢婉莹”的大师级女作家。人渐渐趋向“夕阳红”,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个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光瞌睡,而躺倒床上却睡不着。另一个是,忘性大,好多事情记不住,记住的都是过去的事儿。我的这种感触的色彩越来越浓重了。回首往事,总想回忆一点儿美好的片段。让那些春光似的片段,片段倒流的美好时光,笼罩出五彩缤纷的光环。记忆的蝴蝶衣袂飘飘地飞着,飞着,就栖息在1991年第四期的《散文选刊》上--定格了。
是吧?记住的都是过去的事情。虽然已经20多年了,那丝丝缕缕的幸福感,依旧像鄂尔多斯牌子的羊绒围巾一般,围绕在身边。《散文选刊》这本文学刊物,在我的心目中一直被尊为“文学圣母的殿堂”,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向往。那么多的美文,要精选到这本刊物上,必定上“字字珠玑”喽。而冰心大师,又是“祖母级”的文豪。她的《繁星》《春水》《小桔灯》等,像镶嵌在文学史上的一颗颗“祖母绿”。翻阅1991年第四期的《散文选刊》,第10页有我的散文诗《紫荆花林》;第11页是冰心大师的散文诗《我梦中的小翠鸟》。在这魔幻般的仙境中,我正与冰心大师对话。抑或,听祖母吟唱着一曲“欸欸乃乃”的童谣。我的《紫荆花林》原载于1990年21期《百岛潮》。冰心大师的《我梦中的小翠鸟》选自1990年《星火》散文专号。
《我梦中的小翠鸟》六月十五日夜,在我两次醒来之后,大约是清晨五时半吧,我又睡着了,而且做了一个使我永不忘怀的梦。我梦见:我仿佛是坐在一辆飞驰着的车里,这车不知道是火车?是大面包车?还是小轿车?但这部车的坐垫和四壁都是深红色的。我伸着左掌,掌上立着一只极其纤小的翠鸟。这只小翠鸟的绿,绿得夺目,绿得醉人;它在我的掌上清脆吟唱着极其动听的调子,那高亢的歌声和它纤小的身躯毫无不相衬。我在梦中自己也知道这是个梦,我对自己说,醒后我一定把这个神奇的梦,和这个永远铭刻在我心中的小翠鸟写下来……这时窗外啼鸟的声音,把我从双重的梦中唤醒了,而我的眼中还闪烁着那不可逼视翠绿的光,耳边还缭绕着那动人的吟唱。做梦总有个来由吧?是什么时候,什么回忆,什么联想,使我做了这么一个翠绿的梦?我想不出来了。我的《紫荆花林》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艳阳天,走到南阳市工业路与七一路交叉口附近,一个街心花园,看到一排排盛开着的紫色花林,而突发灵感写成的。当时,耀眼的紫色花惊艳得让我心潮澎湃,那些精灵般的诗句“噼噼啪啪”就蹦了出来。
网上,很多人提问,冰心的《我梦中的小翠鸟》是什么时候写的?原文是什么?这下,该找到了原汁原味的标准答案了吧?我真的收藏有一件翡翠的翠鸟手把件。和冰心大师笔下描写的《我梦中的小翠鸟》十二分的相似。这只小翠鸟,绿得夺目,绿得醉人;而且,眼睛是紫罗兰色的;栖息在一枝翠竹上面。人世间的缘分太奇妙了。每当翻阅这本《散文选刊》,我都恍若在梦中。有翠鸟的梦幻,有吉祥鸟的梦,太让人陶醉了。
作业:
1.《甘蔗林——青纱帐》是谁的作品?
2.自选题写1首诗词
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