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密集恐惧症为什么这么严重,为什么这么多人患有密集恐惧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仍然记得我的密集恐惧症是怎么开始的二年级的某天,我不小心踩到一只黄蜂蜂窝,那玩意儿的边缘爬满了黏糊糊的乳白色幼虫我不怎么怕黄蜂,但那满是蠕动幼虫的孔状蜂窝此后就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无法抹去,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密集恐惧症为什么这么严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密集恐惧症为什么这么严重
我仍然记得我的密集恐惧症是怎么开始的。二年级的某天,我不小心踩到一只黄蜂蜂窝,那玩意儿的边缘爬满了黏糊糊的乳白色幼虫。我不怎么怕黄蜂,但那满是蠕动幼虫的孔状蜂窝此后就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无法抹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密集恐惧症 —— 对于孔洞集群的特殊恐惧 —— 变得越来越严重。哪怕是一个讲 苏里南蟾蜍(又名负子蟾)的电视节目,镜头里那只无辜无害的两栖小动物背着它的幼仔的画面,都会加剧我的这种恐惧。至于种子荚、成群的卵、蘑菇阵,还有 PS 出来的“莲蓬乳” 照片(慎点),更是一个比一个令人毛骨悚然。
胡蜂的巢 图片来源
密集恐惧症不是临床诊断出来的病症。《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中并没有提及这一病症,但是其广泛性却是毋庸置疑的。我联系了美国心理学会,询问他们是否会把密集恐惧症添加进那本手册。但是截至本文发表,我尚未收到任何回应。
对于这么一个众所周知的普遍现象,我们竟然完全不了解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有些评论家甚至怀疑它是否存在。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密集恐惧症的起源真的这么不清不楚,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能真切感受到它的恐怖呢?
密集恐惧症(trypophobia)是个新概念,至少在英语词汇中它是个新词。据 Snopes 网站(美国一家专门核查并揭穿谣言和传闻的网站)报道,大约在2003年的时候,一张女人乳房上浮现莲蓬头的照片 通过电子邮件在世界各地大量传播。而据 KnowYourMeme 网站报道,那张伪造的照片是和 “一个被重提无数次的、有关某个人类学家在南美探险时、乳房被幼虫感染的故事”一起传播的。然而,我一直无法独立地对这些信息进行核实。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密集恐惧症” 这个词,首次出现于2005年5月5日,在 Geocities 网站上 —— 现在这个 页面已经被放进了 “对多孔洞的恐惧” 的归档里。网站的管理员似乎还曾就这个新词和《牛津大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的编纂方联系过,甚至可能还试图说服对方考虑将这个新词收录进去,可直到网站关停前,这个页面都只是 “我们这帮特别害怕孔洞的怪人” 的在线互助论坛。
几年之后,密集恐惧症在城市词典(Urban Dictionary)和一些 YouTube 视频中 反复出现。2012年10月2日,一个专门介绍密集恐惧症的维基百科(Wikipedia)页面被创建出来。这个话题的讨论页面从那之后就充斥着各种各样对图片审查制度的讨论,以及对于密集恐惧症是否作为医学承认的病症的辩论,当然还有各种人表示受不了, “求删帖”。现在网上有许多论坛和自助站点,都致力于这一病症的研究和讨论。
图片来自:Google 趋势关键字:密集恐惧症 对孔洞的恐惧 莲蓬
对密集恐惧症唯一的一次 综合性研究的成果在2013年发表于《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文章题目很直白,就叫 “对多孔洞的恐惧” 。该研究发现,密集恐惧图片之所以让这么多人坐立不安,是因为某种特殊的视觉触发机制。
埃塞克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ssex)脑科学中心的心理学家阿诺德·威尔金斯(Arnold Wilkins)和吉奥夫·科尔(Geoff Cole)提出:孔洞簇及其排列方式,与世界上某些致命动物有着相同的关键光谱特征;我们的这种恐惧,并非是在看到奇怪图片后产生的有意识的反应,而是一种进化出来的自卫手段,用以躲避那些可能伤害我们的生物。
更简单地说,人类对于密集物恐惧图片特别敏感,是因为它们的构图看起来令人很不舒服。“我们可以通过对图片中的 傅立叶分量进行分析,找出其空间频率的构成,以及每个频率所对应的振幅,” 威尔金斯告诉我说,“某些图片由于在中档空间频率 —— 这个人类视觉系统最敏感的区域 —— 含有太多能量,往往会产生特殊的作用效果,变成令人不舒服的图片。”
高低空间频率对比例证。“低” 空间频率滤波器对粗糙的亮度变化(如大块物体、形状轮廓等)进行编码;“高” 空间频率滤波器则对精细的空间结构(如小块物体、细节等)作出响应。图片来源:纽约大学的迈克尔·兰迪(New York University / Michael Landy)
在这一理论推断上更进一步,到人类进化史早期,对于展示出这些光学图像的动物,我们的祖先能够作出快速反应,能预先感知威胁并立刻应对(例如来自蛇,甚至传染性皮肤病的威胁)。由于其极高的生存价值,这种生理机制被自然选中,而密集恐惧症的产生只是个巧合。
不过,威尔金斯认为引入进化心理学是个冒险的尝试,事实上他想要尽量避免这么做。“虽然进化心理学的观点非常吸引人,但要验证相关结论是非常困难的,是几乎不可能的。”
备受争议的进化心理学理论,常被用来解释其他疑难杂症,比如恐蛇症(ophiophobia)。和威尔金斯对密集恐惧症的研究一样, 一篇美国心理学会的论文试图弄清人类是否具有一种快速识别蛇的机制,这可能使某些人天生就怕蛇。作者指出,不论成人还是儿童,都能迅速地认出蛇的造型,这种迅速识别能力是有特殊性的,它只针对蛇。
“正如我的研究所示,我认为人类是有可能对蛇这种东西产生高度重视的,所以我们更容易习得恐蛇症。容易归容易,但还是要后天习得 —— 婴儿和儿童就不怕蛇。” 该项研究的作者之一,凡妮莎·洛布(Vanessa LoBue)说。她目前是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的一名助理教授。
然而,洛布的研究招来了科学界的一些批评。有人指出,这项研究实用进化适应的观点,把人类对蛇的恐惧说成一种 “普遍现象” ,而不是对蛇的复杂的、个体的反应。
人类学家和 PLoS One 博主克雷格·唐尼(Greg Downey)就 这一研究写到:“为什么这玩意儿让我不爽?首先,这是进化心理学的惯用伎俩:注意到生活中的某些常见现象,假设它是普遍的,然后编造一个 ‘就是这样’ 的进化故事,来强行解释每个人自己的心理状态。”
此外,即便是洛布 自己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人类并非天生就怕蛇。相反地,她发现其实18到36个月大的婴儿对蛇非常感兴趣,常常被它们吸引。
蓝环章鱼。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密集恐惧症和恐蛇症都是非理性的,同时又都是非常常见的病症 —— 也许就这常见性使我们想要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从某种程度上说,比起分析构成症状的全部可能的社会因素,以进化动因来解释这种病症可能要简单方便得多。
除非能够得到治疗专家和医生的帮助,我们这些深受密集恐惧症折磨的人是不太可能好转的。根据 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的说法,给病人开 β- 受体阻滞剂和抗抑郁类药物,有时能控制与恐惧症相关的症状。同时,认知行为疗法能够让患者长期有效地控制他们的恐惧。
本质上,我们所了解的密集恐惧症,似乎是生物学与互联网病毒式传播结合而成的独特副产品。
“互联网使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分享彼此的经验,也包括分享他们的病症。结果患有不常见症状的人发现他们并不孤单,” 威尔金斯告诉我。“可能是那些 PS 出来故意让人难受的图片,使得密集恐惧症变得更加泛滥。但是,密集恐惧症绝不仅仅是一个互联网现象,根据很多人向我们提供的病史来看,密集恐惧症早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
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