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中华治水故事百里长渠的由来(姚景强济源古人治水的智慧)

导读 hello大家好,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中华治水故事百里长渠的由来(姚景强济源古人治水的智慧)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

hello大家好,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中华治水故事百里长渠的由来(姚景强济源古人治水的智慧)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济源古人治水的智慧

济源古代水多。李白曾写诗赞美济源山水:“山高水长,物象千万。”白居易亦有诗曰:“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水多,福兮?祸兮?古代的济源人,在依水而居的同时,凭借智慧和开拓性的创造,因地制宜,兴建了多项水利工程,成为济源乃至全国水利史上独具特色的品牌。

济渎庙周边的合瓦地

合瓦地结构图

济水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在古代,它与长江、黄河、淮河齐名,并称“四渎”。河南省济源市即因地处济水的源头而得名。济水平地开源,在其上游的济渎庙所在地庙街村,泉多水多,古有“水乡泽国”之称。隋代,济渎庙由皇家而建。建成之后,皇家重视的是济水神的祭祀而非济水的利用。从中唐始,河阳节度使温造带领地方官员和当地百姓,开始了济水上游的治理,曾开挖千仓渠灌溉农田。宋时,人们为了根治水涝,开始开挖地下水沟,并根据瓦房屋脊之水顺坡下流的道理,采用“三扣瓦”的办法,筑成“非” “井” “甲”等字形,使地下排水系统相互沟通,形成了上覆黄土能种地,下流清泉能防旱,即可排涝又可防旱的特殊水利设施。此举可谓古代农民的一大创造。这样,泉水冬温夏凉,自我调节地温。即使冬季大雪纷飞,这里仍片雪不存;到了烈日炎炎的夏季,这里却如春雨润泽,地温湿凉,昼夜温差大于其它地方。这块地就象一个天然温床,种植的农作物不但早熟,而且品质好。人们把它称为“合瓦地”。其中红皮大蒜尤为珍贵,被称为“济渎金蒜”。从此,“济渎金蒜”作为贡品,进入皇宫。庙街村也遂之成为皇家贡蒜“济渎金蒜”的产地。“合瓦地”种植的“济渎金蒜”,俗称“庙街红蒜”,蒜皮紫红透明,光泽喜人。它因“合瓦地”地温适中,土壤中水分充分,从蒜薹到大蒜成熟,比其它蒜种可提前上市十五到二十天,而且蒜薹短粗肥嫩,没有梗丝,蒜泥经久不泻、不变味,味道独特,当时的种植面积仅三百五十多亩。

济渎金蒜

岁月悠悠,斗转星移。新中国成立后,“济渎金蒜”才回到了百姓的饭碗。1955年,刚刚实行集体化的庙街蒜农们,以无比崇敬的心情,将刚刚收获的蒜薹和金蒜,通过济源县人民政府送往北京,让人民救星毛主席也尝一尝昔日皇家贡蒜的味道。中共中央办公厅收到庙街蒜农的名贵特产,受毛主席委托,特致函庙街村党支部和村合作社,致以深情的谢意。

济水上游的堰头水利枢纽

济水上游的堰头水利枢纽

提到济水上游的堰头水利枢纽,人们自然会把它与济源历史上的一位名人——温造联系起来。他不仅在唐代削弱潘镇割据势力、巩固唐朝中央集权方面功勋卓著,而且更因为他在家乡兴修水利惠及后世备受敬仰。堰头水利枢纽设施,就是温造晚年时任河阳节度使时所为。这项水利设施,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因此人们把温造视为济源历史上济河罐区的开创者。

堰头水利枢纽,地处济水上游的今济源市玉泉街道办事处境内。追溯历史,始于唐而兴于宋。据清《济源县志·水利》记载:“唐河阳节度使温造壅济水,以溉民田,谓之千仓渠,岁久堙废。”尽管千仓渠因战乱和洪涝灾害年久失修,几近荒废,但温造毕竟开创了济水可以灌溉民田之先河。到了宋嘉祐年间,地方官员又于济渎庙东重新扩改千仓渠,并修筑上下两堰,即南堰、北堰两大水利枢纽。就其规模而言,济水上游修建的上堰、下堰(亦称南堰、北堰),虽不及古代的都江堰和郑国渠,但在济源乃至中原地区治水、引水史上,也堪称一大壮举。据清《济源县志•水利》载:“济水千仓渠上堰,源出济庙西,穿庙东流,合万泉寨之水,经铁岸至碑子斗门桥,分为六闸,灌堰头、西水屯、西许、东许、莲东、闫家庄等处稻田二十七顷八十亩零(注: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古代五十亩为一顷,现在是一顷为100亩)。千仓渠下堰(即千功堰),源出于龙潭,由济庙南过临济桥,经碑子村,分为五闸,灌南北水屯、堽头、马头等处稻田三十四顷。”“二堰流至南程村合二为一,东达水东村入河内(即今沁阳市)界”。这一带,正是《禹贡》中“导沇水,东流为济”的地方。需要指出的是,南、北二堰实际上是将济水分为二渠:北堰之渠水东北流,除灌溉民田,还东入沁阳,灌其城壕。直到现在,这一水系形成的济河灌区,仍对济源、沁阳两市灌溉农田发挥着作用;南堰之渠水即西源珠龙河之水至千仓渠下堰(即南堰头)后,分为两支:一支东流,与千仓渠上堰东南流之水相会,即清《济源县志》所说的“至南程村合二为一……入河内”;一支南流在亚桥汇湨、蟒二河,经孟州入黄河。

济水上游堰头水利枢纽的兴建,使得一大片土地变成稻田,当地百姓受益匪浅。史载“堰水种稻,民甚获利。”唐代温造此举,带来了这里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方式的变革。也就是说,早在一千多年前,这里即由北方传统的旱地农业,一跃变成了可以种植水稻和莲藕的“鱼米之乡”。这在黄河以北地区实属少有。但是,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由于用水没有限制,沿途村庄大姓与小姓之间,上游与下游之间,经常为争水发生矛盾,争讼案件时有发生。加之年久失修,往往“民之所用不得其半”,“千仓渠稻田渐成废壤。”到了宋熙宁初年,京西转运使陈知俭“经营水利”,为解决百姓用水之争,他一面“募民兴复渠堰”,一面深入民间调查研究,“亲诣地头,寻求利害”,然后“立为科条”。他制定的《千仓渠水利奏立科条》具状申奏朝廷,很快得到获准。这样,《千仓渠水利奏立科条》经朝廷同意后,实际上,已经上升为国家针对堰头水利枢纽的一部专用“水法。”陈知俭遂即于宋熙宁三年(1070年)将“水法”立石刻碑,诏告百姓。

据清《济源县志》中《千仓渠水利奏立科条碑记》记载,当时的官府根据季节的变化,对于济水南、北二堰水资源的利用和排放,都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可操作性极强。“科条”共计十一项条款,详列千仓渠水利管理、使用等项目,如:规定毗邻济源的孟州城池“只用济河泉水……如遇大旱水小,亦不得于千仓渠济水内分减。”规定“稻田人户全闸定渠水后,每一时辰浇田一顷,以一闸内所管田地顷亩通算时辰。”在用水管理上,专人负责,“每遇开闭,并须上下甲头同共照管,时辰才满,立便开闸。”……由于陈知俭制定了《千仓渠水利奏立科条》,一举将堰头水利枢纽的管理步入了法制轨道。从此,官府依法治水,百姓依法用水,已在民间形成惯例。至今,当地百姓谈起陈知俭,仍然赞口不绝。

古代天下第一梁

湨梁遗址上新建的湨梁公园

济源有一条古老的水系——湨水。古代天下第一梁,就在济源城南的湨水南岸。据《尔雅》记载:“梁,莫大于湨梁。”梁者,堤也,是说湨水河堤是天下最大的河堤。这里还是春秋时期“诸侯会盟之地”。据《春秋·襄公十六年》载:“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湨梁。”湨梁会盟是春秋时期的一次大事件,记载的是公元前557年11个诸侯国在这里结盟共商御齐之策的故事。这个故事,又使湨梁更加闻名天下。

湨梁是湨水的河堤。据清《济源县志》记载,湨梁在“城东南半里许”。20世纪30年代,地处济源城南湨水河畔的御驾庄修建寨门,仍题写“湨梁故地”匾额。这说明,湨梁的位置,就在御驾庄一带。湨水这条古老的河流,史载其源头有三:一出姑嫂山南,经涧北村西武山南;一出五指山纸坊,会灵都宫麻姑河二水而东;一出秦岭山下,经曲阳故城西南。三条水流在官桥村西北三河口汇为一川,经县城南东流,与浝水(即蟒河)汇合东南流,入于黄河。湨水之湨梁号称“古代天下第一梁”,究竟规模有多大,史无记载,已成千古之谜。春秋时期,在生产力还很不发达的岁月里,国家为什么对湨水如此重视而耗巨资修筑湨梁呢?

据考证,湨梁与济源城无关而与轵县有关。因为济源城始建于隋代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是从轵县析出。轵县原为古轵国。古轵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始建于春秋时期,属东周畿内地。战国时期一度为韩国国都,公元前358年属魏。据《盐铁论·通有篇》记载,其时“轵城富冠海内,为天下名都”。公元前291年,秦国攻占轵地,统一后设轵县,属三川郡。西汉初,改属河内郡。吕后元年,封惠帝之子刘朝为轵侯。文帝元年,封薄昭为轵侯。北朝亦曾封国,故有“古轵国”之称。时至今日,古城墙和石额犹存。公元627年,轵县并入济源县。从此,轵国或曰轵邑故城渐渐沦为村镇。但是,轵国故城并非弹丸之地。其规模,据20世纪80年代考古发现,轵国故城为长方形,城垣南北长1766米,东西宽1865米,面积约330万平方米。轵国的国土面积,今人虽不便以数字而论,但从轵国故城庙宇内一通碑碣的记载来看,当时的疆域并不算小。其碑铭曰:“古轵国,东接覃怀,西连晋地,南拱南山,背靠济水。以山为屏,以河为带,诚天造地设之区也。”这里可以看出,古轵国的国土面积,要大于现在济源市的面积。在古代,古轵国是一片广袤而肥沃的土地,素有“天下粮仓”之称,而其都城(今轵城镇)距离湨水大约只有3公里之遥。尤其是济源的地理特点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之势,夏日汛期,山洪暴发,蟒河、湨水暴涨且在“湨梁故地”一带汇为一川,一旦在此打开缺口,犹如黄河花园口决堤,轵国故城及其周边地域,势必沦为一片泽国。这也许正是修筑湨梁的原因所在。事实证明,自从春秋时期修了湨梁之后,尽管蟒河、湨水流域历史上多次洪水泛滥、遭受水灾,但轵国故城却一直安然无恙。

秦代五龙口水利设施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枋口堰

2013年5月3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济源市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在河南古建筑类中名列榜首。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位于济源市五龙口镇沁河出山口处,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座丰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它和我国四川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一样,同属秦代水利设施,乃中国水利史上最为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它不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也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科学的重要实物。据清《济源县志·水利》记载,五龙口水利工程始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因渠首采用“枋木为门,以备蓄泄”,故名“枋口堰”。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兴建时,条件十分艰苦。秦统一中国后,地方官员为了发展经济,非常注重水利建设。但是,修建“枋口堰”,并非易事。

为了减少工程量,当时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沁河的地理条件。沁河,又名沁水,古称洎水、少水,属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沁源县西北太岳山东麓的二郎神沟,流经晋东南安泽、沁水、阳城、晋城市郊区,切穿太行山南流,进入济源市五龙口境内后折而东流,经沁阳市、武陟县汇入黄河。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在选址和设计上的特点是:因地制宜,利用沁河穿越太行山后,由北而南又折而东流形成的弯道,开创了隔山无坝取水的先河。同时也是最我国早利用水流弯道原理的水利工程。这种设计理念所产生的效果是:开凿的隧道和闸门低于沁河的河床,利用水流弯道时所形成的强大的离心力,直接通过闸门进入隧道,无需建坝蓄水,节省人力物力,并且不淤不塞,有利于河道畅通和汛期上游的防洪,其科研价值和文物价值,完全可以与都江堰媲美。这种设计理念,可谓利泽至今。20世纪60年代,济源人民发扬愚公精神修建“引沁济蟒渠”时,工程技术人员就是沿用古人隔山无坝取水的方法建造渠首闸门的,大大缩短了渠线的长度。当年,枋口堰施工时,虽然不建大坝优势多多,但开挖隧道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当时,还是一个没有火药的年代。然而,古人自有古人的智慧,始以石上堆柴,引火烧热,迅疾浇注冷水,使其开裂,继而凭着蚂蚁啃骨头精神,一锤一錾一点一滴地开凿。其施工成本,据清《济源县志·水利》记载,是“以一斗谷易凿石一斗。”尽管成本很高,但“不期年,已凿三分之一。”秦之后,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又经历了两千余年修了又废,废了又修,逐步扩建完善的岁月。史载东汉时,当地官员在医治战争创伤的同时,又“修理旧渠以灌公私田畴。”三国时,河内典农司马孚表请魏文帝易木为石,改枋木为石门。隋代新修了利民渠。唐代河内(今沁阳市)节度使温造上奏修复枋口堰,灌温、孟、沁、济四县农田5000顷。元代又开渠修堰,名曰“广济河”,泽之温、孟、沁、济、武(陟)五县。到了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至天启年间,又相继复修和开挖了广济渠、广慧渠、利丰渠、永济渠、兴利渠,形成了“五龙分水”之势,故名“五龙口”。一条条渠水在灌溉农田的同时,沿途百姓还利用水力兴建了磨坊、油坊以及弹花、轧花等作坊,直接推动了农耕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五龙口古代水利工程经过几十年的扩建改造,已经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广利灌区,灌区灌溉面积扩大至51万亩,涉及济源和焦作市所辖的沁阳、温县、孟州、武陟等4县(市)24个乡(镇、办事处)439个村庄,其水利灌溉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超越古人的最佳时期。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因水而名,更因水而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这里,沁河与枋口截山而出,两岸断壁如削,幽谷碧波荡漾,风景优美如画。秦汉之后,历代游枋口者官宦、诗人、社会名流甚多。较为有名的有:魏武帝曹操,唐代明皇帝李隆基,宰相张悦、张九龄,初唐诗人白居易,中唐“韩孟诗派”诗人孟郊、李贺,晚唐诗人、山水派画家荆浩,北宋大诗人、宰相文彦博,以及明清时期的地方官员和社会贤达等,都曾在枋口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壮美诗篇。其中,不少诗歌还刻于岸边石崖之上,成为一道靓丽的摩崖风景。这里还因山水相连,风爽浪低,盛夏如若凉秋,素有“沁口秋风”之称,被誉为济源九景之一。这里还有一处非常引人注目的人工开凿的石窟,内置兴修水利官员袁应泰等人的17尊石像,题额“袁公祠”。另有一处石窟,内雕石像是清代时为纪念明代济源县令史纪言等人兴修水利有功而建,题额“三公祠”。“三公祠”的洞口,上刻“万世霖雨”四个字,洞口两侧有一副楹联:“永奠一方惠泽旁通环济郡;利泽万世馀波灌溉及河阳。”

这里的一尊尊石像,一首首诗词,一通通碑碣,一幅幅楹联,无不彰显着人们对昔日故人的敬仰和思念之情。正所谓:人民没有忘记!

作者简介

姚景强,河南省济源市人,现居广东省深圳市。1976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任工程兵某部新闻报道员、新闻干事,济源市人武部党委秘书。长期从事新闻写作兼搞文艺创作。曾在《解放军报》长征副刊和《人民工兵》《奔流》《牡丹》等杂志发表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正式出版《卢仝文化研究》《文脉思礼》两部著作。曾任济源市总工会办公室主任,《焦作工人报》特约记者、《济源日报》社记者、济源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现为济源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济源市老干部通讯组副组长,济源市卢仝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洛阳万里茶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