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学习抖音短运营(产品观察短学习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已经成为了短视频平台必备的品类。
据央视网 4 月报道,过去一年有近 2000 万人在 B 站学习,学习人数相当于去年高考人数的 2 倍,B 站正在成为年轻人学习的首要阵地。
据抖音透露,截至今年 6 月,抖音平台青少年教育类内容短视频数量超过 547 万,累计播放量超过 4752 亿,青少年短视频教育内容,已成为抖音内容生态重要组成部分。
据快手大数据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快手教育短视频作者超过 99 万,累计生产量高达 2 亿。在受众端,作品日均播放总量超过 22 亿,日均点赞量超过 6000 万。
由这三大平台发布的播放数据可知:教育内容与短视频极度适配。设计剧情、卡节奏和重剪辑的内容设计缓冲了“学习”本身的枯燥,营造了“轻松学知识”的氛围,所以收获了播放量和传播的双重成功。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批正被短视频改造的教育新产品:英语短视频平台。
在教育产品在人群和功能越来越细分、精确的趋势下,我们认为这是一类有机会成为英语学习者“底层入口”的产品。这个行业里的某些产品或者设计可能曾受到抖音等平台的启发,但在使用感上完全不同于“在抖音上看英语短视频”。
本文的核心提示:
英语短视频产品有哪些、基本的使用逻辑和模式是怎样的?
英语短视频平台会替代原有产品形态吗?
英语短视频的优势和延展性在哪?
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发展形态。
在产品上,目前这类短视频教育平台有两类(建议大家先下载体验后再看文):
以 15 秒的短视频流为主,有秒熊英语、鲜榨语感和秒学英语;
从看视频切入,为课程导流/用课程变现的一点英语、汤圆英语和海鸥看世界,使用逻辑更倾向于长视频平台。
这六款产品代表的核心趋势是:一批以“短视频”作为英语学习载体的产品正在来袭,帮用户练听力、培养语感。具体来看 ——
秒熊英语:
主打时长控制在 15 秒的“小视频”,一个视频会连播三遍,内容由 up 主上传,品类包括影视、娱乐、人文社科等,除了视频流外,用户可以在发现页找感兴趣的相关话题。目前产品拥有“单词查询、字幕与倍速切换、字幕开关、视频上传”等功能。
鲜榨语感
视频多在 15 秒以内,由 up 主自产自传,所以内容以日常生活场景为主。用户可以从“简单-进阶-真实世界”里选择难度等级;视频会连续播放直到听懂下滑为止,第一遍为“无字幕版本”,全程无中文,用户如果漏听了可以选择“回到上一句”。
秒学英语
由“趣配音”团队(杭州菲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有自由模式和学习模式两种可选,自由模式里可选倍速和字幕;而学习模式中则增加了“配音”一项,配完后由系统打分,承袭了趣配音的产品设计。
一点英语
由“深圳无觅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与“无觅阅读”同属一家公司),产品逻辑更像长视频平台,视频时长从一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商业模式上有会员(30元/月)、课程(听力训练营和口语训练营 98元/30天)两类。
汤圆英语
头条孵化产品(由字节跳动子公司“北京比特智学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内容包括课程(单价98元)和短视频学单词(短视频分了难度梯度)两部分。目前上线了“MrYang杨家成英语”、轻课口语教师“克里斯托”、雅思全球考官“大白外教英语”三门课程,老师均为抖音英语学习的大 IP,其课程由场景视频 跟读打分 视频对话挑战(挑战完成/高分可获课程红包)三部分构成。
分别是视频、课程列表和试听课对话界面
海鸥看世界
由友邻优课孵化,使用方式上类似长视频平台,后成为友邻优课课程的销售渠道之一;产品和公众号在今年六月之后不再更新。
在逐个体验之后,个人的结论是: 短是“低门槛”的核心。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听力长度增加一部分,难度可能会翻倍;15 秒、1分钟、10分钟的不同时长对于使用者天差地别。
以 15 秒的内容为例,这个时长的承载量是 50 个单词 / 4 - 8 个短句;可能会出现几个听不懂的词和语速过快的句子。而当视频长度在 1 分钟以上,没听懂的部分的累积会导致听力难度陡然增加,同时消耗用户的耐心和意志力。
在听、读类英语学习进阶到视频之前,“听力产品”占据了一大类市场。
此前听力学习的产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考培的专业听力产品,如可可英语等,相当于一个听力材料的“多啦A梦口袋”,海量真题、广播、影视原声多到听不完,且产品做了很多专业练听力的设计:如精听需要的调倍速、跟读、单句/全篇循环、听写、字幕查词等。这里每个功能的每次使用,都是一次用户数据学习数据的积累。
但即使有足够丰富的用户数据,很多听力还是一款“资料库”产品,用户需要自己去找应该听什么、适合听什么、自己设计学习路径。而且这类产品本身也存在使用场景受限(集中在考试前的复习)、用户群受限的短板。
可可英语产品界面及功能
另一个这类听力产品的问题在于:盲听时需要精神高度集中,不然很容易“一句听不懂后面全走神”(想想你的大学六级听力考试)。但我们换到另一个画面里:当你在看一个无字幕电影片段的时候,即使你并不能完全听懂他在说什么,但在那个场景下,他的动作、神态都可以帮你理解他的表达,而且你无需强打精神集中注意力。
所以,“短视频”是目前更符合场景需求的产品形态,给用户的场景感更强、更能聚焦学习注意力。
第二类是针对某一类精准人群的英语听力产品/课程,如面向成人的“轻课程”,通常会聚焦在某个主题上,如旅行英语听力等,中英混合地讲述一个场景或者知识点,细化到语法、例句和用词,每天大概学习 20 分钟。这类产品的问题在于:1)人群细分受众窄;2)内容多是标品,难以做到真正的个性化;
相比于前两者,这一批教育平台选择了“短视频”作为呈现形式,其优势在于:
1)内容为生活场景/影视剧片段/国外视频材料,材料普适,用户范围是泛英语学习者;
2)视频本身就更接近真实语言使用的环境,降低了“盲听学习”的难度,同时也降低了学习者面对“学习”时的心理压力;
3)短视频的形式沉浸感更强;
4)承袭了专业听力工具里的核心功能,如调倍速、设置字幕、循环播放、字幕查词、视频切片等;这些功能也是这类教育产品区别于“用抖音看英语视频”的核心。(建议看不懂这一条的用户亲自下载上述的几个APP体验一下~)
除了上述优势之外,这类产品在“听”的基础上,正在试着融“跟读”or“对话”、“记单词”于一体,融合更多的学英语的环节进来。目前秒学英语和汤圆英语已经上线了跟读or对话、再由系统打分的设计。
但这里存在一个 bug:秒学英语里有很多视频都是英文原声,过快的语速并不适合初、中级学习者直接学习跟读,所以这部分还需要做一个内容的筛选。除了内容不适合外,另一个疑惑是“听”和“跟读揪音”完全是两个学习体系,后者想要做的好还需要语音测评体系、矫正方案、甚至追溯到重教发音规则上(参考流利说)。“听”和“读”看起来似乎是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但实际我会觉得这一步设计在产品初期是南辕北辙。
在单词上做延展是我更看好的一步,因为单词本来就是基础。这里引入一个记单词的理论是:一个单词在短时间内被“看见”七次才能被人记住。上述的很多产品都设计了字幕查词的功能,而本身查词又是一个标记行为。所以后面可能延伸的设计是,推送“含有被查询过的词的相关视频”给用户,帮他们在语境里记单词,这个形态是不是有点像“金山词霸” “扇贝”?
教育工具难变现的窘境已经持续了很久。
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国内用户更愿意为一个普通的真人老师 / 课程付费,而在产品会员上的付费意愿大打折扣。所以国内大部分工具/内容产品的逻辑是:在原有内容和功能的基础上,增加课程导流广告/自研课程。
在变现之前,绕不过去的指标是用户的留存。前面我们已经花了大篇幅介绍了这类产品低门槛、受众广的逻辑。但与之相对的,当这款产品内容相对轻量化、不与任何考培挂钩、没有学习上显性的直接反馈的时候,就更依赖完善的留存和召回体系。
上述的一部分产品会在个人主页展示出学习天数、时长等,之后可能会做打卡、勋章、返利、诱导分享等常规设计;个人认为另一个可能行之有效的思路是:怎么把学习的内容和进步系统化、显性化,让用户在学习时长等信息之外,看得到明确的收获?
除了视频 课程的常规体系,这类产品另一个想象空间在于,会诞生一个“英语的抖音”吗?
以鲜榨语感为例:从产品形态来看,鲜榨语感的内容并不是搬运剪辑国外影视剧而来,而是请了一批英语为母语的 up 主上传生活视频,所以视频都是基于第一人称的真实场景。
在这种内容平台里,用户更容易基于真人和真实场景而产生“点赞”、“评论”和“关注”行为,这些互动行为是社区内产生情感链接的基础,也是提高双边粘性的利器:up 因为“关注”和“回声”有持续做优质内容的动力;而学习者因为欣赏和交流更愿意在社区内活跃和留存。
虽然现在去想象他们未来的形态还为时尚早,但我非常期待“英文版抖音”出现的那一天。
——————————————
这是一篇体验了上述六个产品及TED演讲、可可英语、扇贝单词等软件之后的产品观察,欢迎各位从业者来交流,刷新我的认知~
对了,我还关注大语文、数理思维、编程、素质教育等等等等,期待教育口投资人、创业者、产品经理、品牌、市场等从业者赐教,微信 15500016421,备注姓名公司和岗位哦~
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