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知识 >

郑板桥咏竹诗(郑板桥咏竹诗)

导读 大家好,小蜜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郑板桥咏竹诗,郑板桥咏竹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寓意:竹子抓住青山不放松,

大家好,小蜜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郑板桥咏竹诗,郑板桥咏竹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寓意:竹子抓住青山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卡在岩石的裂缝里。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打击,你的身体和骨骼依然强健。让你在炎热的夏天吹东南风,或者严冬吹西北风。

2、 出自:《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咏竹诗。诗人赞美的不是竹子的柔软,而是它的刚毅。

3、 原文:

4、 竹石

5、 清朝:郑燮

6、 竹子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嵌在岩石缝里。

7、 经过千百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坚强,无论是东南风,还是冬天的西北风,它都能承受,依然会坚韧挺拔。

8、 扩展信息:

9、 创作背景:

10、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郑板桥自己写的《竹石图》。这首诗在歌颂燕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含着作者鄙弃世俗的强烈性格。

11、 赞赏:

12、 这首诗集中表现了竹子坚韧执着的品质。是赞美岩竹的画诗,也是咏物诗。以“咬”字开头的岩竹拟人化,传达了它的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13、 最后两句话进一步描述了岩竹的性格。它历经千辛万苦,才长成一个英俊挺拔的身影,从来不怕东西南北的大风。郑燮不仅能写出优美的竹诗,还能画出栩栩如生的竹子。

14、 在他的作品中,竹竿很细,竹叶颜色不多,却是绿色的,兵权水墨,使其巍然屹立,独树一帜。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竹子,实际上写的是人。

15、 作家自身刚正不阿,刚正不阿的性格,从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一种生活的感动。

16、 在恶劣的环境中,克服困难,面对现实,像石头缝里的竹子一样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17、 作者介绍:

18、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利安、板桥,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19、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山东管饭县、威县县令,政绩斐然,后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

20、 郑板桥热爱人民,分担他们的忧虑。乾隆六年(1741年)春,科举考试及格的郑板桥被派往山东范县任县令,开始了他长达12年的仕途。

21、 他做官力求简朴,把“拜亚”之类的礼仪视为枷锁。为了体察民情,走访疾苦,他常常不坐轿子,不准鸣锣开道,不准立“避”“静一静”的牌子,穿着便服和草鞋下乡走访。

22、 就算晚上去巡逻,也只有一个人会提着写着“板桥”二字的灯笼带路。因为他经常隐姓埋名为“睡甘肃看耦耕”,所以“几次回公馆来问”,都找不到他。

23、 他总是关心人民的疾苦。他一生擅长画竹子,尤其擅长以竹子为题材写诗。他被任命为魏县知县时,他的顶头上司山东巡抚向他要字画。

24、 他画了他著名的竹子,并在上面写了一首诗。乾隆十一年(1746年),郑板桥被调到威县,在那里任职七年。五年,旱灾蝗灾,百姓被炭烧。

25、 他一方面向朝廷报告灾情,请求救济;在为救济而工作的同时,修建了城市道路,招募远近饥饿的人们干活吃饭,城里的大户人家奉命轮流在路边开设工厂,为年老的妇孺熬粥。

26、 同时命令囤积者迅速将囤积的小米以平时的价格卖给饥民。他还省吃俭用,把政府的薪水捐给饥饿的人。在最关键的时刻,他毅然决定打开官方仓库放行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