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知识 >

分析ipo暂停和重启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通报ipo重启对股市的影响)

导读 今天凤捷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分析ipo暂停和重启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通报ipo重启对股市的影响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

今天凤捷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分析ipo暂停和重启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通报ipo重启对股市的影响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显然,重启IPO不仅增加了股票市场的股票供给,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股票市场管理部门对股市走势的态度。

2、因此,重启IPO必然会改变股票市场资金的搏弈态势,只是其改变的性质和程度随发行速度与节奏的不同而不同。

3、在增量资金不变的情况下,发行速度与节奏慢,对市场的冲击小,股民对政府的股票市场政策取向的理解比较正面,市场做多力量可能会大于做空力量,对股票市场走势的负面影响就不明显;发行速度与节奏快,对市场的冲击大,股民对政府的股票市场政策取向的理解就比较负面,市场做空力量可能会大于做多力量,对股票市场走势的负面影响就会明显表现出来。

4、如果IPO重启的发行速度与节奏由慢而逐步加快,对市场的冲击也跟着由小逐步到大,股民对政府的股票市场政策取向的理解又正面逐步转为负面,市场做空力量可能会因此逐步大于做多力量,股票市场走势也将因此逐步下跌。

5、总之,股票市场走势最终与IPO重启的发行速度与节奏呈负相关的关系。

6、IPO的发行规模最能直接反映股票市场的供给状况。

7、IPO发行规模可以从三个指标理解:一是单只发行的新股的总股本的大小;二是单只发行的新股的发行价高低,从市场募集的资金规模的大小;三是一定时间内所发行的新股总数的多少,从市场募集的资金总量的大小。

8、IPO重启时,如果发行的是融资规模大的大盘股,或者一次推出就是好几只股票,它首先就表明股票市场管理部门要抑制市场的上涨的态度,这会对股民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股民将选择做空退出股票市场,再加上因IPO发行规模大本身可能引起的资金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使股市下跌。

9、这次虽然重启IPO,但第一次发行的IPO规模不大,只是4600万股,融资规模只有6亿元,发行的数量也少,只有一只,对市场的冲击小,所以,2009年6月19日公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市场反应比较正面。

10、但如果接着发行的新股规模越来越大,同一时间发行的数量越来越多,其负面影响就会反映出来。

11、例如,上一轮行情的最高点位所以出现在2008年初,这与2007年第2季度后加速大盘股的发行有直接关系。

12、当市场处于低迷期,大盘股的发行更会引起各方关注,2008年9月,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多次表态,将根据市场资金需求情况,控制新股发行节奏,尤其是对大盘股的发行将会更加慎重。

13、本次IPO重启后,尽管先发行的是小盘股,但是中国建筑、光大证券、成渝高速等大盘股早已"过会",发行是迟早的事,一旦这些大盘股发行,必将为市场带来新的资金压力,我们不能不密切关注IPO发行规模的变化情况,以万变应万变的心态应对股市因IPO发行规模的变化而变化的局面。

14、 IPO发行市盈率的直接影响着股票二级市场的市盈率。

15、这是因为在股票一级市场发行的IPO,历史上,在股票二级市场上市的新股,上市当天一般都会溢价,尤其是在牛市其溢价空间会更大,其后就看其市盈率和市场状况。

16、溢价后的“水涨船高”的结果就是提高股票二级市场的市盈率,为股票二级市场带来泡沫。

17、IPO的发行市盈率越高,为股票二级市场带来的泡沫就越多,为股票二级市场带来的下跌风险就越大。

18、所以,即使发行市盈率高的新股在其上市后引起了大盘上涨,也不得不警惕因其为股票二级市场带来泡沫所潜在的下跌风险。

19、例如,在2007年的牛市里,IPO多以高市盈率发行,其中中国远洋发行的市盈率是98倍,中国平安发行的市盈率是76.18倍,中信银行发行的市盈率是59.62倍,宁波银行发行的市盈率是36.39倍,辰州矿业发行的市盈率是36.06倍,南京银行发行的市盈率是34.45倍,兴业银行发行的市盈率是32.5倍,三变科技发行的市盈率是31.61倍,交通银行发行的市盈率是31.28倍。

20、而2007年新股上市的第1天,其平均上涨幅度是192%,这些股票上市后的市盈率高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其抬高二级市场市盈率和为二级市场带来泡沫的严重程度也可想而知。

21、所以,2008年股市泡沫破灭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与2007年高市盈率发行新股而为二级市场累积和增加泡沫有直接关系。

22、就是到了2008年1—6月,所有IPO发行的平均市盈率为27.04倍,2008年7—8月,所有IPO发行的平均市盈率为24倍。

23、其中,中煤能源为43.71倍,紫金矿业为40.69倍、中国铁建为30.56倍,而当时沪市的平均市盈率是18.5倍,深市的平均市盈率是18.89倍,使这些股票在上市后大部分遭遇“破发”,由此拖累大盘屡创新低。

24、所以,要评估重启IPO对市场的影响就不能不关注IPO发行的市盈率,不管是在牛市还是在熊市,高市盈率的IPO迟早都会摧垮大盘,除非在IPO后其业绩有相应增长。

25、 IPO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股票二级市场的质量。

26、IPO的资产质量好,成长性好,其业绩就有基础,其进入股票二级市场后就能改善股票二级市场的质量,股票二级市场向好的走势就得到以良好业绩为代表的良好基本面的支撑;反之,如果IPO的质量不好,它只会恶化股票二级市场以业绩为基础的基本面,股票二级市场向好的走势就得不到基本面的支撑,股市只能因此走坏。

27、在股价不变的情况下,质量和成长性好的IPO,其上市后会降低其市盈率,从而降低二级市场总体的市盈率,挤压二级市场的泡沫;相反会提高二级市场总体的市盈率,增加二级市场的泡沫和下跌风险。

28、2007年,我国股市所以能走好,这与IPO的质量有直接关系,统计显示,2007年以来15只融资超过100亿元的IPO大盘蓝筹股,2007年共实现盈利3639亿元,占同期A股市场1550余家上市公司总盈利的4成,显著提高A股公司总体的盈利质量,这使股市的上涨显得理直气壮。

29、因此,要评估重启IPO对市场的影响决不能简单从其历史表现中找到答案,而必须紧盯将要发行的IPO的质量,从其质量变化中评估其将为市场带来的变化。

30、重启IPO必定为股票市场至少带来三种压力:一是重启IPO必将分流股票市场的资金,为市场带来资金压力。

31、股份公司通过IPO从股票市场募集资金,所募集的资金多进入生产或流通环节而离开股票市场,即IPO完成后必然从股票一级市场抽走一定数额的资金;IPO上市后因原始股东的获利套现又会从股票二级市场抽走一定数额的资金。

32、总之,无论如何,重启IPO确实会分流股票二级市场的资金,因此出现这样一种现象:重启IPO一定会引起股市下跌,只是下跌的时间和幅度不同而已;但暂停IPO,其结果最终一定会引起股市的反弹。

33、二是重启IPO可能为股票市场增加第四种资金压力。

34、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已明显存在三种资金压力:大小非解禁所带来的资金压力;套牢盘解套所带来的资金压力;获利盘获利出局所带来的资金压力。

35、中国股民素来有“打新”的偏好,重启IPO后将有部分存量资金离开二级市场进入一级市场“打新”,这就可能为二级股票市场带来第四种资金压力。

36、三是重启IPO为股民带来心理压力。

37、由于重启IPO的结果必然是分流股票市场的资金,这是股民们所能直接感受到的。

38、如果因IPO重启从股票市场分流出去的资金数量能为新增进入股票市场的资金数量所抵消,使股票市场的资金不出现净流出状况,股市才不会因重启IPO而下跌。

39、可是,由于重启IPO的结果是确定的,而是否有新增资金进入股票市场是不确定的,重启IPO就为股民带来了心理压力,至少股民在没有看到分流资金与增量资金达到平衡之前,这种心理压力是不会轻易消失的。

40、因此,在重启IPO之初,在通常情况下,股票市场对此以下跌作出反应。

41、1994年12月8日,第一次重启IPO后,大盘表现为下跌;1995年6月12日,第二次重启IPO后,大盘也表现为下跌。

42、1996年1月4日,第三次重启IPO后,虽然大盘在两个月后的1996年3月4日出现反弹,当天上证综指到达601.980点,在当年年底大盘更上涨到1258.69点。

43、但在1996年1月4日—1996年2月16日,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大盘总体上表现为下跌,以上证综指为准,期间的最高价出现在1996年1月9日的559.640点,只略高于1996年1月4日的最高价558.940,最低价出现在1996年1月19日的512.830点,低于1996年1月4日的最低价539.760,可见,第三次重启IPO,短期上对股民还是带来心理压力,反应在大盘就是下跌。

44、所以,评估重启IPO对市场的影响不能不考虑股民复杂的心理压力因素。

45、 不管新股发行的规模、速度与节奏如何,也不管所发行的新股质量怎样,如果股票二级市场的增量资金能跟得上新股发行与上市所消耗的资金,使股票二级市场的供求资金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大盘至少在短期内不会因新股发行而变坏,否则,大盘将即时作出变坏的反应。

46、目前,虽然IPO已重启,但股票二级市场的新增资金也在相应增加,据简单统计,2009年来股票基金为股市带来的新增血液已达500亿元以上,2009年6月份,新基金密集发行,据统计,6月份第3周,共有11只新基金在发。

47、刚刚结束发行的广发聚瑞股票型基金首发募集规模达到70.7亿元,一举超过了今年4月银行系基金农银平衡双利基金首募的64亿元,创出今年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首发规模新高。

48、而之前创新型封闭式产品———长盛同庆更是创下了146亿元的销售规模。

49、截至6月17日,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51只已成立基金募集规模为1147.92亿元,。

50、分类型来看,今年以来14只混合型基金募集197.92亿元,18只股票型基金募集561.827亿元。

51、按照股票型基金投资股票比例在60%—90%;混合型基金投资股票的比例在30%-80%,基金入市资金量为396.48亿元—663.98亿元之间,折中来看,目前的偏股型基金入市资金大约530亿元。

52、如果新股发行所需资金量在这新增530亿元资金内,那么,其对股票二级市场的影响会被抵消。

53、但随着IPO发行的深化,很有可能超过新增资金量,到时大盘就会以下跌作出反应。

54、所以,资金供求关系告诉我们,从本次IPO重启后的近期看,大盘总体上将延续上涨趋势,但从中长期看,就不一定延续上涨趋势,其决定性因素在于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

55、IPO重启后至少会出现三种效应:比价效应;累积效应;滞后效应。

56、一是比价效应。

57、股票评估中有一种叫做比较法的评估理论,该理论的原理是股票市场中影响价格和价值的因子相同或相似的同类股票,其价格和价值应相同或相近。

58、因此,某只新股发行者,为了发个好价钱,就会想方设法把二级市场里的同类股票的价格抬高,以“比价效应”吸引股民以二级市场里的同类股票的价格为参照申购该新股;持有某只新股的主力为了在这只新股上市后卖个好好价钱,就会想方设法把二级市场里的同类股票的价格抬高,以“比价效应”吸引股民以更高的价格买进该股。

59、如果该股上市后的价格高于二级市场里的同类股票的价格,这些股票就会因“比价效应”而上涨,相反就会下跌。

60、总之,比价效应会使IPO与其二级市场里的同类股票产生联动效果,从而对二级市场产生影响。

61、这次桂林三金药业公布IPO后医药版块“闻风而涨”就是IPO“比价效应”的体现。

62、二是累积效应。

63、IPO重启后其对市场的影响力将是一只又一只新股发行后的影响力的总和,是每只新股发行后的影响力的累积和叠加,由此产生IPO的累积效应,也就是说,IPO对市场的影响是在一定数量的IPO的影响力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才会体现出来,同时,叠加之后的IPO对市场的影响将比单个IPO对市场的影响来得复杂和巨大;三是滞后效应。

64、由于具有IPO累积效应,因此引起IPO的滞后效应,无论是重启IPO,还是暂停IPO,其对市场的影响往往不是即时的,而是滞后的,这种效应反映在场上就出现下面现象:暂停IPO后市场先表现为下跌,有时还会在下跌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后才转跌为涨。

65、例如,1995年1月19日起第2次暂停IPO,暂停时间从1995年1月19日—1995年6月9日,时间长达5个月,暂停IPO后股市并没有止跌,而是继续走低,下跌时间长打一个月以上,到了1995年2月22日,才出现点位高与暂停IPO之前一天的1995年1月18日593.650点的反弹,两天后大盘又回落到593.650点以上。

66、而IPO重启后市场先表现为上涨,有时还会在上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后才转涨为跌。

67、例如,这次的IPO重启,从2009年6月19日到现在,大盘还是在上涨之中。

68、以上现象是IPO“滞后效应”所引起的必然结果,即暂停IPO时,暂停IPO所产生的资金需求减少、股民压力减轻等效应还未起作用,大盘还处在IPO重启后的“滞后效应”影响下,大盘因此继续下跌。

69、IPO重启时,重启IPO所产生的资金需求增加、股民压力增大等效应还未起作用,大盘还处在暂停IPO后的“滞后效应”影响下,大盘因此继续上涨。

70、概言之,IPO所产生的比价效应、累积效应和滞后效应是大盘走势变得复杂。

71、股民们不能不跳出IPO,从IPO效应的角度冷静分析其对股市的影响。

72、 IPO是市场各方利益主体搏羿的结果。

73、从这次重启IPO前后市场所发出的声音看,有三类利益主体赞成重启IPO的声音是最宏亮,最有力的:第一类利益主体是IPO的公司;第二类利益主体是投资IPO公司的股权投资公司;第三类利益主体是IPO承销商,他们都是IPO重启的最直接受益者,当然赞成IPO重启。

74、其他的市场利益主体也会从自身利益的角度考量IPO问题。

75、但是,IPO最直接受影响(不一定是受益,有可能是受害)的小股民们却发不出或不知道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

76、在IPO面前,小股民成为市场各方利益主体的弱者。

77、由于市场各方利益主体的总是站在自身利益诉求的角度看待IPO的,他们对IPO是否重启就各有各的“账”,各有各的“算盘”,其喊出来的声音就不一定是客观的,更有可能是主观的,甚至是歪曲事实的。

78、当这个市场的IPO加入人为因素后,就会把本已显的复杂IPO市场的影响变得更为复杂,因为此时市场所受到的影响不只是IPO,而是借IPO之名强加人的利益因素的影响。

79、所以评估是次重启IPO对市场的影响就不得不多考虑“声音不对称”和“利益不对称”,通过透视市场各方利益主体的各自诉求,把握市场在重启IPO影响下的真实走向。

80、 庆幸的是股市管理层高举起“以人为本”的旗帜,以监管者的姿态,统筹兼顾各方的利益,使IPO回归其本性。

81、基于股市管理层的这种眼界,IPO将会成为这个市场的“风铃”——在股市需求过度时开启IPO,在股市供给过度时暂停IPO;在股市泡泡过度时开启IPO,在股市泡泡消失时开启IPO暂停;在股市疯狂时开启IPO,在股市萎靡时暂停IPO。

今天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有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