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现在程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创新举措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创新举措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随着现在科技发达和多媒体的进步,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前进,如果改善并且创新教学方法,是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需要研究的。
2、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
3、旧的教学方法“重教太过”、“教学分离”等主观主义痼疾。
4、这种主观主义的特征是教学过程被演化成简单的告诉与被告诉的过程。
5、教师只知道自己做自己的教授,不管学生能否接受,只知道反复地一味灌输和强化作业。
6、人们也习惯于把教师所干的事称为“教书”,把教师教书的法子称为“教授法”,似乎教员是专门教书本知识,此外无别的可教。
7、教学脱离严重的影响了教学效果。
8、学生在校内也似乎除受教外,无别的功课可学,于是乎出现了“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像是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了。
9、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来却又像教校”。
10、他尖锐地指出这是教与学的分离,并呼吁“教学二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两者分离是违背教学规律的,其弊端最终表现为“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
11、陶行知指出教学方法必须革新,用新的教学方法取代旧的教学方法。
12、他说“我自回国以后,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就认定有改革之必要”。
13、同时他指出中国应同欧美国家一样,要废除注入式、填鸭式的教授法,取而代之的应是“教学做合一”法。
14、陶行知明确阐明“教学做合一”法的含义,在撰写《教学做合一》一文时,指出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来定。
15、后来又进一步阐述“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16、陶行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做”的环节,认为“做”是首位的,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教与学之所以能统一,就是统一在“做”上,只有“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
17、”“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否则,“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
18、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动精神,反对灌输的教学方法。
19、明确的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结合在一起。
20、他明确指出“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教给学生”,教师要在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上更进一步,使学生“不得不愤,不得不悱”。
21、陶先生要求,要特别注意把自动力的培养贯彻于全部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
22、传统教育用会考来确定学生是否毕业,会考成为衡量学生学业的惟一标准,这种教育制度不仅扼杀了学生的生机,束缚了青年的思想,而且使学校成了会考筹备处,学校必须教的课都是要会考的,不会考的课则“不必教;甚而至于必不教”,学校中的音乐课、图画课、体操课、家事课等等课内外的活动都被取消了。
23、陶行知尖锐地揭示出这种制度是“变相的科举”,“大规模地消灭民族的生存力”。
24、因为,学校“所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一连三个考赶下来,是会把肉儿赶跑了,把血色赶跑了,甚至有些是把生命赶掉了,这真是杀人的会考,用会考在杀人”。
25、为此,他大声疾呼要停止这种毁灭人生活力的单纯性文字之会考,对学生应采用新的评价方式。
26、陶行知主张以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建立和发动能培养生活力的创造的“考成”,并阐明“考成”要以生活的实质为内容,不能象会考那样“纸上空谈”,要注重学生的身体强健状况,手脑并用的程度以及改造物质和社会环境的程度。
27、陶行知深信这种着眼于实际生活,重视培养人的实践力、创造力的“考成”,较之会考制度引发的“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8、创新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灵魂。
29、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背景下,总结并借鉴他成功的教育理论和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主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