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健康小林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婴儿腹泻症状和防治,婴幼儿腹泻的原因、治疗和预防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方面,孩子的消化系统不成熟,功能不完善,胃液酸度低,抗感染能力低,对食物的耐受性差。如果他们接触冷,热,不洁或未消化的食物,发烧和感冒,就会发生腹泻。另一方面,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的营养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较重,也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重要原因。
婴儿腹泻发病率
腹泻是儿童中常见的疾病。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年发病率为20.1%,平均每个儿童每年发病2.01次,死亡率为0.51%。因此,预防和治疗儿童腹泻非常重要。
婴儿腹泻的病因
原因和因素很多,可分为内因、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三类。
1.内部因素
(1)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婴幼儿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酶活性低,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差,对食物的质和量难以适应。而且它生长快,需要的营养相对更多,胃肠道负担重,消化功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出现消化功能障碍。
(2)机体防御功能差:婴幼儿免疫功能相对不成熟,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中slgA低,胃肠屏障功能弱,胃酸分泌低,胃肠排空快,对感染因素的防御功能差。另外,新生儿出生后尚未建立完善的肠道菌群,对入侵肠道的病原微生物的拮抗作用较弱。人工喂养者的食物缺乏母乳中含有的大量免疫物质,食物和餐具污染的机会更多。肠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的婴儿。
(3)体液分布特点:婴幼儿组织液多,水代谢旺盛,肾功能调节差,易发生体液紊乱。
2.感染因素
(1)肠道感染:主要由细菌和病毒引起。
1)细菌:法定传染病除外。大肠杆菌:按其致病机制分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素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和粘附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其他:鼠伤寒沙门氏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艰难梭菌等。
2)病毒: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诺沃克病毒;肠道腺病毒;其他:星状病毒、杯状病毒、冠状病毒等。
3)真菌和原虫:真菌感染主要是白色念珠菌。一些原虫感染,如贾第鞭毛虫、大肠杆菌、隐孢子虫、阿米巴原虫等。
(2)肠外感染:小儿患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炎、中耳炎、皮肤感染等急性感染性疾病,可伴有腹泻,是由于发热和病原体毒素的影响,使消化功能紊乱,酶分泌减少,肠道蠕动增加而引起的。
3.非传染性因素
主要因素是饮食、气候、过敏。喂养不当是导致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过早喂食大量淀粉类和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和断奶都会导致腹泻。气候突变使肠道蠕动增加,消化酶和胃酸分泌减少,可诱发腹泻。一些吸收不良综合征如乳糖不耐受、糖原性腹泻、先天性氯化物性腹泻、遗传性果糖不耐受、胰腺囊性纤维化、原发性肠吸收不良等。会引起腹泻。对牛奶过敏的人在食用生牛奶48小时后会出现水样腹泻。
4.儿童持续性和慢性腹泻。
病因复杂,包括感染、过敏、先天性酶缺乏、免疫缺陷、药物因素、先天畸形等。其中感染后腹泻最为常见。慢性腹泻患儿肠黏膜活检结果显示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持续性损害
(1)急性感染性腹泻多为一过性。但如果宿主不能产生正常的免疫反应,反复接触传染性病原体,或肠道黏膜因感染而严重受损,则急性腹泻可转为慢性腹泻。大部分是持续性黏膜损伤引起的,少数是持续性感染引起的。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变薄,肠绒毛萎缩,肠细胞胞浆溢出脱落,微绒毛变性,上皮细胞更新加快,可能与肠道黏膜表面微生物粘附有关。由于缺乏粘膜再生时间,这些新生的上皮细胞类似于隐窝细胞,因此其功能较低。双糖特别是乳糖酶、刷状边缘肽酶活性下降,有效吸收面积减少,导致各种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不良。此外,肠黏膜的损伤增加了致病因子和大分子物质的通透性,使黏膜对外来抗原致敏。
(2)营养不良的儿童,腹泻时,小肠上部所有细菌明显增多,十二指肠内厌氧菌和酵母菌过度增殖。由于大量细菌对胆酸的游离作用,游离胆酸的浓度大大增加。高浓度游离胆酸会损伤小肠细胞,阻碍脂肪颗粒的形成。严重营养不良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缺失,分泌抗体、吞噬细胞功能和补体水平下降,从而增加对病原体和食物蛋白抗原的易感性。总之,持续腹泻容易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很可能使腹泻持续。两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