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现在程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家里的小蜈蚣有毒吗,蜈蚣有毒吗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是的,所有蜈蚣都有毒,不同种属的蜈蚣毒素成分有所不同,不同的取毒方法也会影响成分的组成。
2、早期研究蜈蚣毒素时,大多是处死蜈蚣获取毒颚,或者剪断蜈蚣的颚尖用水或缓冲液提取,不利于定量研究。
3、蜈蚣毒centipede venom是蜈蚣螫伤人畜时所释放的一种毒素。
4、在螫伤局部可致红肿、灼痛;同时产生淋巴管炎;但全身反应较轻,可出现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脉搏增快、谵语及抽搐等。
5、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6、近年来常用高频电流刺激蜈蚣采毒,得到毒素更快、更多。
7、有一些研究发现蜈蚣粗毒中含有酯酶,蛋白水解酶,酸性和碱性磷酸酶,心脏毒素.组胺,神经递质释放物质。
8、北美的巨型沙漠蜈蚣,还含有溶细胞索。
9、蜈蚣毒含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 即组胺(Histamine)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尚含脂肪油、胆固醇(Cholesterol)、蚁酸(Formic acid)等.亦曾分离出δ-羟基赖氨酸(δ-Hydroxylysine)。
10、氨基酸有组氨酸、精氨酸、鸟氨酸、赖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牛磺酸(Taurine)、谷氨酸。
11、扩展资料:蜈蚣毒素与蛇毒类似,主要由蛋白质组成。
12、1983年,科学家从巨蜈蚣鄂足提取物中分离到1个相对分子质量为60 kDa、对热不稳定的蛋白质毒素(Toxin S)。
13、研究表明,蜈蚣粗毒中蛋白质含量为86.23%。
14、碱性电泳表明蜈蚣毒素有20条蛋白谱带。
15、科学家利用圆盘电泳和薄层色谱观察到蜈蚣毒素提取物13条阳极蛋白带和1条移动缓慢的阴极蛋白带。
16、从3条缓慢移动的脂蛋白带中发现了磷脂、胆固醇、游离脂肪酸、三酰甘油、胆甾醇脂和角鲨烯。
17、酯酶、酸性和碱性磷脂酶及氨基萘胺以复合形式存在。
18、酸性磷酸酯酶的同工酶活性很低。
19、2007年,巴西科学家从2种当地蜈蚣中用电刺激取毒,粗毒充分溶解后,结合二维色谱(阳离子交换、反相)、质谱、Edman降解对其中的蛋白质、多肽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相对分子质量1 304~22 639 Da的45个组分,对其中的25个组分进行了Edman降解测定了N一末端氨基酸序列。
20、由于粗毒量少等因素的制约,他们用蛋白库中的序列比对以获得组分功能的想法没有成功。
21、蜈蚣毒中酶的种类较多,其中许多是极为有用的工具酶。
22、汪猷等测出了少棘蜈蚣粗毒中的蛋白水解酶、酯酶、碱性磷酸单酯酶、磷酸二酯酶的活力”。
23、同工酶电泳显示4条酯酶带(底物为醋酸一a一萘酯)、3条酸性磷酸单酯酶、3条氨基酸萘胺酶和4条碱性磷酸单酯酶带。
24、科学家用电刺激法测出了少棘蜈蚣毒液中透明质酸酶、纤维素酶、a一淀粉酶、乙酰胆碱酯酶、酸性磷酸单酯酶、碱性磷酸单酯酶、类凝血酶等lO种酶的活性。
25、研究了其出血毒性及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蛋白水解酶和碱性磷酸单酯酶活力比汪猷的结果低,磷脂酶A的活力也极低,说明神经毒性可能与该磷脂酶A无关。
26、精氨酸酯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最高,这与其药用功效是否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27、最近有报道毒素中的磷脂酶活性,但对它们的化学结构和种间关系并没有明确表述。
28、2009年,墨西哥科学家通过2种途径对Scolopendra viridis Say蜈蚣毒素组分进行研究“。
29、一种方法是对可溶性毒素用HPLC分离纯化,得到54个不同的组分,发现在46.24 min时流出的组分显示出磷脂酶活性。
30、Edman降解后,酶的前25个氨基酸序列被鉴定。
31、而这与另一种方法,即从毒腺的mRNA制备取得cDNA文库。
32、克隆化基因编码了一个含28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有119个残基的成熟肽。
33、对由可溶性毒素中分离纯化得到的酶做质谱分析,得知相对分子质量为13 752 Da,这与推论出的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符。
34、研究人员对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它与蛇以及哺乳动物(人和鼠)的磷脂酶序列比与蜘蛛或昆虫磷脂酶的序列有着更加惊人的相似。
35、这表明已经呈现趋同进化。
36、这个新的磷脂酶A2被命名为Scol/Pla。
37、此外,通过元素分析表明,蜈蚣毒素中含有较多的Na,K,Ca,P。
38、Zn,Ca,Fe,Mg等元素的存在对一些酶活性的正常作用极为重要。
39、研究表明,蜈蚣毒素中还含有精氨酸、丝氨酸、脯氨酸。
40、参考资料:蜈蚣毒-百度百科。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